高考作文真題及滿分作文欣賞:為人生開辟棧道(2)
本文開篇以故事引出了作者的觀點,面對絕境,應“化砒霜為蜜糖”。接著作者列舉了狄更斯、賴斯、村上春樹的例子來論證自己的觀點。文末再次重申觀點,表明“福與禍”的轉化,關鍵在于人的內心。文章主體部分三個例證排列整齊,結構十分清晰。
敬畏自然
一考生
“連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掛倚絕壁。”徜徉于幽僻峻峭的空谷中,或許你會禁不住吟起李太白的詩句。大自然鬼斧神工之大美,怎不令人嘖嘖驚嘆?理應好好賞玩才是。但是,有的人想到的卻是“棧道橋梁”,欲使天塹變通途,這未免大煞風景。在我看來,其思想深處的急功近利之心,倒值得警覺。“仁者樂山,智者樂水”,其實,多留幾座空谷,讓人們得以與之詩意共處,未嘗不是賞心娛情的好事。
那種一提到空谷就想架橋修路的人,是不是該沉靜下來,好好想想:有多少自然本真的風景毀于他們自以為是的所謂“人定勝天”的盲目自信?在狂轟濫炸、開山填谷的運動中,毀棄了多少絕世珍奇的幽美?是否料想到他們的子孫后代終將在未來的某一天遭到自然的報應?
在當下這樣一個物欲橫流、人心浮躁的時代,人在雄奇壯偉的大地江山面前,時常表現出的是那么的愚昧無知。極端狹隘的物質利益至上原則的桎梏,鼠目寸光的小眾好處第一標準的束縛,他們的生存字典里早就剔除了可持續發展、與自然和諧相處、生態平衡等等關鍵詞,向著青山綠水巧取豪奪,那種敲骨吸髓、涸澤而漁式的榨取,已經讓地球不堪重負。
德國詩人荷爾德林有言:“人詩意地棲居在大地上。”而我以為,倘若世人都如那些面對空谷即想架棧道筑橋梁的愚頑固執,大地或恐將難覓詩意!假如我們想繼續擁有“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那份恬淡,想不再錯失“山中一夜雨,樹杪百重泉”的那份奇麗,想挽留住“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的那種壯觀,那就要在某些利欲熏心的大自然的“逆子”做出草率魯莽的決定之前,先給他來一記當頭棒喝:“敬畏自然!”
君不見,云南麗江玉龍雪山架設了三條索道,直入自然保護區核心區,每小時單向運送客流量就達426人。這些索道的建設和運營,導致大量游人涌入,使千年冰川遭到破壞,部分冰川開始融化;高山植被和野生花卉被游客踐踏、破壞;野生動物數量銳減,當年規劃時尚存的珍稀動物現已難尋蹤影。類似因人類過度開發而致風景被毀、生態失衡的現象比比皆是,觸目驚心。為什么此類短視的規劃與實施竟然得以暢通無阻?根源還是在于“敬畏自然”之心的缺失,“保護自然”之策的不落實。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是時候了,妄言“征服自然”的人們,應該學會謙卑地向大自然折腰。這種折腰,絕非是聽任自然的擺布,而是與之詩意地共生,和諧地相處。因為“留得青山在,才能有柴燒”。
名師點評
本文層次分明,論述深刻、透徹。對詩句、名言的引用,充實了文章內容。此外,文章對破壞自然的功利主義者進行了有力的批判,排比句式、問號和感嘆號的運用,顯得語氣強烈,擲地有聲。
為人生開辟棧道
一考生
蘇東坡在跌入人生低谷之際吟出:“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一語道出了他于榮辱升謫后的樂觀與釋然。誠然,人生之路,風雨總是不期而至。然而,當路已盡,橋已斷,在“山重水復疑無路”之際,在幽幽的萬丈空谷間,我們應像東坡居士一樣懷樂觀之心開辟人生棧道,踏上“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征程。
從前姓越的江山,如今改姓為吳;從前金碧輝煌的宮殿,已充滿了仇人的歡歌笑語;從前傲視天下的越王,如今已淪為卑賤的階下囚!面對吳王施加非人的羞辱與折磨,他并沒有絕望。倘若他不去臥薪嘗膽,用王的尊嚴去換取仇敵的松懈,日后江山如何收復,王當如何自居!他,勾踐,于窮途末路之境開辟了一個君王逆轉的必經棧道,從而成就了“三千越甲可吞吳”的王的姿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