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真題及滿分作文欣賞:門與路(2)
啟門一瞬間
一考生
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而這世上本也沒有門,縱橫的阡陌多了,也就出現了門。世間千萬道路分分合合,亦有萬千門戶隔絕兩地。人在世間行,行于路,歌于途,入于門。
門是終結,每一段的路途都有自己的終點。經過那扇門,便是合上了一段路、一段情,便又是一段往事成空,那是一個或圓或缺的句點,是世界之極的天涯。
門是起源,每一段的路途都有自己的起點。打開那扇門,便是展開了一世生、一世夢,便又是一世浮生若夢。那是一道或明或暗的花火,是世界之巔的極光。
門是關卡,有的人停下了前行的腳步,有的人走上了全新的征途。門前是已知的世界,門后是未知的迷途。未知總是讓人恐懼的,而已知給人以溫暖的懷抱,但與此同時,已知讓人喪失進取的銳氣,未知卻有無盡的可能與希望。是該冒險闖蕩還是安于現狀?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答案。有的人把門視為起點,有的人把門視為終點,行止自在人心。
門是選擇,交錯縱橫的道路上立著各式各樣的門,每扇門背后都有著不同的天地。是進入還是退后?是大道還是小徑?是青山綠水還是高樓大廈?門后有著不同的誘惑,也有著不同的艱難,萬千的門戶代表著萬千的選擇,行左行右,是正是邪,選擇一直緊握在自己的手里,只看你攤開或是緊握。有沒有勇氣推開那扇門。
門是因果,當你打開一扇門的同時,就注定著另一扇門的關合。門前是一段完結了的果,門后是一段等待開啟的因,那是一段必定要踏上的旅程,但結局可以握在自己的手里。緣起緣滅,正如同門的開合,了卻一段宿緣,重啟一段新愿。一段路最后的終點,是因為你踏上了起點而產生的,無始便無終,而無門便無路。
門是輪回。人間循環往復的旅程,在門的開閉間不斷重啟,不斷前行。門是終結亦是起源,像是《圣經》中記載的那場洪水,終結了一段文明的同時,也伴隨著新的世界的起源。萬物都是在環形的跑道上賽跑,起跑的那條白線,同樣也是終點的那條紅綢,不斷地追逐競爭,最后還是回到開始的樣子。打開一扇門,就是開啟一段新的人生,開啟一段新的輪回。
我不知門為何物,因為它代表太多太多。它是絕路亦是希望,是終結亦是起源。它是關卡,是選擇,是冥冥中的因果,是無限循環的輪回。人生彈指間,啟門一瞬間。看到的是紅塵世間,是若夢浮生。門后的世界是無法想象的,唯有在開啟以后才能感受它的精彩。
有路的地方就有門,只因門本就是路。
名師點評
作者圍繞“門”與“路”的關系進行思考。文章主體部分各段都以“門是……”的句式開始,作者發散思維,打開了很多扇聯想與想象之“門”。文章的內容豐富,語言表達簡明、流暢,內涵深刻,富有哲理。
推開門,走下去
一考生
我踏著“嗒嗒”的馬蹄聲,從江南無數個春天里走來,風雨兼程,任柳絮翻飛,蓮花開落,我在追求,我的大學。
梅貽琦說:“所謂大學者,非大樓之謂也,大師之謂也。”千百年來,無數學子在求學之路上奔波勞累,追尋著更深度的學術研究。那扇通向大學的門引無數學者向往。然而有的人被囿于“大樓”中找不到出路;有的人卻沿著書香花徑,一路走成了大師。
現如今,許多人卻不愿再走下去了。有人戲稱,大學即是中國學生的解放路口了,上了大學便萬事大吉。果真如此?真是推開了那扇門便如同僧人得道了嗎?我不知道,我正在通往那扇門的路上,我不知道……
可我知道,錢鐘書的大學之路讓他走成了大師。這個詩書滿腹才氣超卓的年輕人,在其余科目均不理想的情況下,因其出色的文科成績被清華大學破格錄取,他推開那扇古色古香的門邁著輕快而又穩健的步子往通幽曲徑上走去,走出了《圍城》,走成了一個令人景仰的文學大師。他的妻子楊絳在丈夫與女兒均不在世時,將他們三人所有的稿費都捐給清華大學。捐贈儀式上,這位高貴的女學者深深一鞠躬,說道:“感謝清華大學給了我們這個機會。”這又是怎樣一番感悟!一個大學者對大學的熱愛,或許不僅是因為一個大學的優秀,而是因為在這個優秀的大學里他讓自己成了更優秀的人。他在這扇門后面走出了一個豪情滿腔的自己,走出了他想要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