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家的竹林
我最愛去看奶奶家后院那片蒼翠欲滴的竹林。竹林的綠,綠得嬌嫩,綠得誘人,綠得蓬勃。
一根根竹子高大挺拔,遠遠望去,像一個個穿著綠衣服的衛士保衛著家園。我和爸爸拎著籃子走進竹林,密密麻麻的竹葉層層疊疊遮住陽光,偶有幾縷陽光從枝葉間的縫隙中溜進來,給竹林涂上一層金邊。 “小心腳下!”爸爸對我大聲喊起來。我這才發現腳邊全是筍芽兒。在春雨的澆灌中、春雷的呼喚下,筍芽兒都爭先恐后地從泥土里冒了出來,它們有的探出了小腦袋,有的已經“芝麻開花節節高了”,還有的已經脫去褐色外套,長成一棵小竹子了。一片片,一叢叢,茂密極了。一些頑強的筍芽兒從石板路的縫里探出了腦袋,仿佛在和小草訴說自己的故事。它們的生命力是如此頑強,此情此景不正應了那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嗎?
“爸爸快給我拍照,我要和這些頑強的竹子合影。”我興奮地叫了起來。爸爸還告訴我,竹子不僅可以吃,長大的竹子還可以做成家具、日用品……甚至還能蓋房子,它的葉子還可以當成肥料養育下一代。我驚嘆它們的用處可真大呀!
竹子的枝干是一節一節的,所以它們經常被形容成是有節氣的,堅忍不拔的。
“我自不開花,免撩蜂與蝶。”我在心里許下一個愿望:要像竹子一樣,默默奉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