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命題作文審題立意六法
近幾年,高考命題作文題形成一種“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形勢,不得不引起我們語文教師和考生的高度重視。譬如2006年北京卷的《北京的符號》、上海卷的《我想握住你的手》、天津卷的《愿景》等;2007年江蘇卷的《懷想天空》、上海卷的《必須跨過這道坎》、湖南卷的《詩意地生活》等;2008年天津卷的《人之常情》、安徽卷的《帶著感動出發》、湖北卷的《舉手投足之間》、重慶卷的《在自然中生活》、浙江卷的《觸摸都市》或《感受鄉村》、江蘇卷的《好奇心》、廣東卷的《不要輕易說“不”》。以上所舉的這些高考命題作文題讓我們感到高考命題作文已經和新材料作文、話題作文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勢。在這里,筆者對命題作文審題立意的方法進行歸納和總結,以起拋磚引玉之作用。
一、探究寓意法
寓意通常是指所指對象的比喻義或象征義,有些作文題目,除了直白說法以外,還有一種比喻說法或者象征說法,“探究寓意法”就是探究其比喻義或象征義的方法。對于寓意性的命題作文審題立意要注意兩點:(1)寓意性的命題作文,當然可以寫它的本義,但一般不是“就事論事”地寫它的本義,而是重點寫出它的寓意,即便你的作文要從其本義入手,但最終還得要寫出它的寓意,這樣才會使主題得到開掘。(2)寓意性的命題作文題往往是一種具體事物,因此,它的寓意就有一種開放性的特點。這就要求作者捕捉到自己最熟悉而又理解最深的一點去寫作文。否則,就難以把作文寫得情文并茂。
【典例精選】
2006年高考作文(遼寧卷)
題目:肩膀。要求:除詩歌外,文體自選。不少于800字。
【審題指導】
“肩膀”是一道寓意(比喻義)性的命題作文題,實體的肩膀誰都知道,但要寫成作文就一定得找到實體意義之外的意義,即“肩膀”的深層次含義——比喻義、象征義。肩膀是用來干什么的呢?——擔當、承受;是用來承擔什么的?——責任、勇氣等。只有這樣立意,才算讀懂了“肩膀”的比喻義或內涵。接下來要確立所寫的中心論點,作者可以捕捉到自己最熟悉而又理解最深的一點(寓意)去寫作文。例如你若對肩膀的寓意“擔當”理解最深,那么可以依托著“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等來寫。類似的題目還有如2007年高考作文上海卷的《必須跨過這道坎》中的“坎”,其寓意(比喻義)為“成長、發展、前進過程中遇到的障礙、困難、矛盾和不合。如家庭變故、升學挫折、心理失衡等”。又如2007年高考作文安徽卷的《提籃春光看媽媽》中“春光”比喻(象征)“希望”“真誠的心”“濃濃的愛”等。
【類題訓練】
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作文。
一天,公司總經理叮囑全體員工:“誰也不要走進8樓那個沒掛牌的房間。”但他沒解釋為什么。在這家效益不錯的公司里,員工們都習慣了服從,大家牢牢記住了領導的吩咐,誰也不去那個房間。一個月后,公司又招聘了一批年輕人,同樣的話,總經理又向新員工重復了一遍。而有個年輕人偏偏想去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同事們紛紛勸他,冒這個險干嗎,不聽總經理的話有什么好果子吃?而小伙子執意要去看個究竟,他輕輕地叩門,沒有人應聲。他隨手一推,門開了,不大的房間中只有一張桌子,桌子上放著一張紙條,上面寫著:“拿這張條子給總經理。”小伙子很失望,但既然做了,就做到底,他拿著紙條去了總經理辦公室。當他從總經理辦公室出來時,不但沒有被解雇,反而被任命為銷售經理。
請以“虛掩著的門”為題目寫一篇文章。要求自定立意,除詩歌外,文體不限,不少于800字。
【審題指導】
命題作文題“虛掩著的門”是一個偏正式短語,“門”是中心詞,它的本義是指房屋、車輛等的出入口,它的比喻義(寓意)是指人生、事業等的出入口。“虛掩著”是修飾語,點明了“門”的特點——只要去推,便可打開。如果你的寫作選擇了本義實指的“門”,那么這扇“虛掩著的門”在文中就可以作為一個意象、一個道具、一個細節等,由此來生發出為文、為事、為人之道,最后文章的中心可能還要升華到“門”的比喻義、象征義、雙關義上。如果你的寫作選擇了比喻義的“門”,那么這扇“虛掩著的門”在文中就可以作為主旨的凝結點——知識的大門是虛掩著的,只等“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的人去推開;生活的大門是虛掩著的,只等“能體味愛心,而又能付出愛心”的人去推開;事業的大門是虛掩著的,只等“勇于開拓,敢于創新”的人去推開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