爺爺奮斗史
我爺爺來自鄉村,家中排行老大,姊妹又多,因此只讀到了四年級,十三歲就開始和祖母一起做泥瓦,很是辛苦。十五歲時,他去當了木工學徒。他想賺錢養家,他想超越和他一起當學徒的人,因此爺爺很用心,每天晚上睡覺前都會回想一下師父這一天教的內容,會認真地思考一下白天做得不順利或沒做成的樣式,有時也會自己動手試一試。憑借著刻苦和勤奮,他學得很不錯。
改革開放以后,爺爺的思想活絡起來,憑借自己的一手好活,他開始單干——釘啤酒箱。這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很辛苦,必須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客戶要求的數量。他和奶奶常常需要早上五點就早早地起床,晚上還要熬到十一二點。釘啤酒箱是件難事兒,這過程中可能會遇上停電,既要速度快,還要求做得好。爺爺靠著努力、勤奮又講誠信的品格,賺到了第一桶金,成了村里第一個“有錢人”。
可是,沒過幾年釘啤酒箱就沒有銷路了。爺爺憑借原始的資本積累,做起了生意。他憑著自己的誠信和靈活的思路,開拓市場,發展客戶,生意做得越來越大,賺的錢也越來越多,取得了不小的成就。如今,他已是五十多歲的人,該享福了。
爺爺是個平凡人,可他靠著自己,一步一個腳印,為自己為我們家創造了一個好的生活環境,創造了一個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