滾滾長江東逝水-《三國演義》讀后感
這個假期里,我讀了一本叫《三國演義》的書。讀完之后,我仿佛剛從三國的時代回來,劉備、關羽、張飛、曹操等人好像都在我的面前,為我演繹了一段又一段生動的故事。
《三國演義》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這本書的作者是羅貫中,他以東漢末年為寫作背景,講述了曹操、劉備和孫權分別領導著魏、蜀、吳三個國家,他們三個人之間爭奪國家權力,三國爭霸統一歸屬西晉的故事。
在這本名著里,我最喜歡的人物是曹操。雖然曹操很陰險狡詐,也說過“寧教我負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負我”的話,但是曹操是一個有能力、有才華的人。在官渡之戰中,曹操出奇制勝,一直堅持,最終以兩萬左右的兵力打敗袁紹的十萬大軍,最終擊敗了袁紹,寫下了曹操軍事生涯中最輝煌的一頁。而且,曹操還是一個偉大的詩人,書寫了“老驥伏櫪,志在千里”這樣的千古名句,流傳下來教育了一代代人。
書中有許多經典的情節故事,比如:三顧茅廬、苦肉計、草船借箭等等,這些故事都是我們熟悉的,但讀起來還是讓我們大開眼界。我印象最深刻的情節是在《三國演義》的末尾,司馬懿故意裝病,讓對手曹爽放松警惕,在曹爽帶著曹芳出去玩的時候,迅速地占領了都城,曹爽也聽信了司馬懿的謊言,放棄抵抗,魏國就這樣被司馬懿搶了過來。如果能讓我回到三國,我一定會想辦法去告訴曹操:司馬懿是個壞人,不要隨便聽信他的話,他最后會把你的國家搶走的!
《三國演義》是一本非常好的書,讀完這本書,不僅讓我學到了很多歷史故事,還讓我明白了很多做人的道理。如果有時間,我還會再看兩遍、三遍,甚至更多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