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后勤工作計劃
20xx年學校后勤工作要以和諧校園的建設為主線,堅持服務于學校的中心工作,辦師生滿意的后勤。為此,要進一步深化后勤管理運行體制和機制改革,建立以項目為載體的成本核算體系,降低服務管理的運行成本,增加體制和機制的活力,提高服務管理的運行質量;推進節約型校園的建設,建立以計量為基礎、分類管理、計劃使用和節約獎勵的水電管理運行模式,加強節水節能的設施建設,實行目標管理的責任考核,努力實現節約型校園建設的標準;繼續抓好計劃生育和醫療保障的服務工作,發揮醫療保障的功能和作用;建立安全穩定的后勤保障運行機制,維護學校正常的教學秩序和生活秩序。
一、以和諧校園建設作為后勤工作的主線,突出后勤服務于學校的功能
1、和諧校園的建設是落實科學發展觀、實現后勤工作目標的重要指導思想,和諧校園的建設與后勤服務保障存在著因果的關系,和諧是建立在秩序基礎上的和諧,后勤服務在提供基礎性設施運轉保障中承擔著維護秩序的功能;后勤在為師生服務的過程中創造著外部和內部的環境和諧,外
部環境的和諧是大學校園文化的物質載體,內部環境的和諧是人與人之間的相互尊重所產生的精神上的愉悅;器物的整潔是和諧的外在表現,用心服務,為師生提供優質的服務產品,是和諧的內在價值。
2、和諧校園的建設要堅持以師生的滿意率為導向的工作路線,尤其是要正確認識后勤服務的公益性屬性,教育的公益性是校園穩定的基礎和條件,離開公益性就會誘發不穩定的因索,因此,在服秀項目中要加以區別對待。公益性的體現在于主流服務中不能僅以效益為中心。在提供服務中
的價格要以基本平衡作為衡量的尺度。每個食堂要為10個貧困學生以略低于成本的價格提供一頓午餐。
3、和諧校園的建設要以優化服務窗口為重點,學生食堂、宿舍、環境、醫院、維修、交通班車都是后勤服務的重要窗口,窗口的形象、窗口的服務和產品、都是和諧校園建設的重要載體,重點要抓好文明宿舍和文明食堂的建設工作,通過省教育廳的復查。要加強日常服務的基礎性建設,建立服務窗口品牌化服務的標準,加強品牌化服務的流程的建設,推行品牌過程化的管理;用現代化手段創新和改造服務窗口的建設,發揮集成化、數字化和模塊化的管理功能,改變傳統的管理服務方式。在硬件升級的過程中軟件的升級同樣重要。
4、和諧校園的建設要以優化項目管理為載體,實行差別化的管理,實施“抓兩頭、帶中間”的工作方法,對條件成熟、基礎較好的項目可創造條件優先推行品牌化管理,對基礎薄弱、師生口碑較差的服務點和區域要加強力量,重點突破。每個單位今年都要確立一兩個品牌化服務的項目,以此推進后勤服務形象的建設。
5、和諧校園的建設要以師生的廣泛參與為主體,積極為學生參與后勤服務開辟空間和渠道,利用各種方式積極吸收學生骨干,建立意見收集的反饋渠道,在動態中調整和改善的工作,達到工作動機與工作效果的相統一。
二,積極推進后勤運行體制和機制的改革,不斷增強主流服務的業務能力
6、改革學校對后勤服務撥款的方式,積極推進項目管理,建立以成本核算為基礎的后勤管理運行機制。后勤運行機制的改革在于建立具有自我激勵和自我約束,服務與效率兼顧的驅動裝置。項目管理的實施在于強化服務者的競爭意識,提高服務的質量,改變服務者缺位的狀況。要通過服務者的創造,維護自身的價值、在創造中實現價值的增值。
7、創新服務思路、積極推進服務業態的轉型。創新是轉變服務業態轉型的路徑,服務業態的轉型要與現代服務業專業化分工的要求相吻合,集成化服務和專業化分工是現代服務業發展的趨向,樓宇服務引入物業管理是集成化的典型事例,食堂的大餐飲是集成食品安全管理、進料管理、成本核算、降低消耗的有效途徑,在農產品價值回歸的背景下,學生食堂的壓力只有通過規模化的生產才能得到有效的化解。服務業態的轉型要以需求作為切八點,以消費層次的理論作為向導,在滿足學生基本需求的前提下,積極拓展學生飲食多樣化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