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政府工作計劃(2)
——一年來,我們強力推進城鎮建設,城鄉面貌發生新變化。累計投入資金40余億元,全力推進頂云新區、永寧鎮和花江鎮小城鎮建設。新增城鎮人口1.5萬人,城鎮化率從去年的33.34%提高到36.4%,增幅為歷年最高。規劃引領不斷加強。我們嚴格執行縣鄉建設規劃,管控力度不斷加大,全年依法拆除“兩違”建筑4萬平方米。花江鎮小城鎮規劃修編通過初審,啟動110個村民集中建房點規劃設計,完成規劃編制56個。建設速度不斷加快。頂云新區灞陵大道、頂營司路、學園路全面貫通,縣民族高級中學、就業和社會保障服務中心、頂營司城市綜合體、污水處理廠建成使用,便民利民服務中心、群眾工作中心、民政綜合服務中心等加快推進,黃果樹游客服務中心、思源實驗學校等億元項目順利入駐。基礎設施不斷完善。我們以提高群眾生活幸福指數為目標,切實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力度。新客運站建成運營,開通縣城公交車,結束了沒有公交車的歷史,建成安順第一家——老客運站和上濱河路立體停車場,大巖新區農貿市場投入使用,啟動老農貿市場改造,完成老城區道路改造7.9公里,縣城交通擁堵、臟亂差現象明顯改變。縣城新增綠化面積18萬平方米,綠化率達20%。基礎設施加快向農村延伸,投入基礎設施六項行動計劃資金2.48億元。開工建設320國道頂云至盤江橋改擴建工程,加快推進經包包至夾巷口等縣鄉道改造,花江、新鋪等6個鄉鎮納入整鄉推進計劃,建制村通暢率提高24個百分點達78%。投入水利建設資金9351萬元,解決6.55萬人飲水安全問題,恢復改善灌溉面積1.2萬畝,新增灌溉面積1200畝。城鄉電力、通信建設步伐加快,建成35千伏上關變電站二期工程,輸電線路40公里,三網融合加快推進。整合資金4.1億元,建成“四在農家•美麗鄉村”示范點35個。
——一年來,我們努力推進改革開放,后發趕超增添新活力。礦產資源配置、農村經濟體制、行政管理體制和社會事業等方面改革穩步推進。出臺《自治縣飾面石材企業兼并重組實施方案》,有序推動大理石材產業健康發展。開展農村土地經營權流轉改革,啟動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完成新一輪政府機構改革,鄉鎮行政區劃調整穩步推進。賦予市級示范小城鎮永寧鎮第一批縣級經濟管理權限109項。清理行政許可73項、非行政許可23項、便民事項19項,承接上級下放行政審批事項90項。全面推進工商登記制度改革,新增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數2007戶,增長22.3%,注冊資本8.6億元,增長41.3%。出臺《自治縣2014年度扶持微型企業加快發展實施方案》,對86戶發展前景好的微型企業實行重點幫扶,新增微型企業230戶,帶動就業1159人。民營經濟增加值20億元,占GDP比重32.8%。我們努力擴大對外開放和交流合作,深入開展與青島城陽區對口幫扶合作,扎實推進招商引資工作,新簽約項目51個,省外境內到位資金60.9億元,3000萬元以上項目到位資金44.82億元。
——一年來,我們奮力實施造林綠化,生態建設邁出新步伐。全面啟動造林綠化三年攻堅戰,掀起造林綠化新高潮,完成營造林5.7萬畝,治理水土流失5.63平方公里、石漠化14.28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46.51%。大力推進節能減排工作,港安水泥廠生產線脫硝工程建成使用,全面關停縣內水晶加工企業,淘汰落后產能38萬噸,提前完成“十二五”規劃目標。頂云、花江污水處理廠相繼建成,啟動全縣垃圾收運系統規劃,城鎮污水處理率、城鄉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分別提高到62.1%和66.7%,縣城環境空氣質量達標率99.17%,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
——一年來,我們全力構建和諧社會,人民生活得到新改善。十件民生實事完成較好。全面完成精準扶貧建檔立卡,投入扶貧資金6147萬元,減少貧困人口3萬人,頂云、普利實現減貧摘帽,沙營、上關和八德順利通過減貧摘帽復查驗收。成功納入國家農業綜合開發試點縣。新增就業4851人,轉移農村勞動力1.44萬人,分別增長24.5%、11%。城鎮低保提高到每人每月370元,增長15.62%;農村低保提高到每人每年2010元,增長18.24%。建成保障性住房1588套、生態移民住房509套,改造農村危房6000戶。社會事業加快發展。教育“9+3”計劃全力加快,學前教育毛入學率65.32%,義務教育鞏固率86.15%,高中階段毛入學率76.19%。公開招引人員272名,每萬人人才資源數提高到641人。關索嶺古驛道、御書樓、盤江橋石刻群等6處文物申報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化保護單位。成功承辦全省第八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射弩比賽。建成縣衛生監督所、急救中心和3個鄉鎮衛生院,新農合參合率達97.42%。人口計生基層基礎逐步夯實,順利實現升位摘帽的目標。社會治理不斷創新。“平安”建設成效明顯,“天網工程”逐步完善,社會治安巡邏力量不斷增強。強化縣級領導公開接訪和包案化解責任,加強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化解疑難信訪積案56件,全年實現進京零非訪。建成縣鄉“復退軍人之家”,保持社會大局和諧穩定。安全生產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實現“雙降”。獲全省村務公開民主管理和農村社區全覆蓋達標單位。
——一年來,我們努力推進改革開放,后發趕超增添新活力。礦產資源配置、農村經濟體制、行政管理體制和社會事業等方面改革穩步推進。出臺《自治縣飾面石材企業兼并重組實施方案》,有序推動大理石材產業健康發展。開展農村土地經營權流轉改革,啟動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完成新一輪政府機構改革,鄉鎮行政區劃調整穩步推進。賦予市級示范小城鎮永寧鎮第一批縣級經濟管理權限109項。清理行政許可73項、非行政許可23項、便民事項19項,承接上級下放行政審批事項90項。全面推進工商登記制度改革,新增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數2007戶,增長22.3%,注冊資本8.6億元,增長41.3%。出臺《自治縣2014年度扶持微型企業加快發展實施方案》,對86戶發展前景好的微型企業實行重點幫扶,新增微型企業230戶,帶動就業1159人。民營經濟增加值20億元,占GDP比重32.8%。我們努力擴大對外開放和交流合作,深入開展與青島城陽區對口幫扶合作,扎實推進招商引資工作,新簽約項目51個,省外境內到位資金60.9億元,3000萬元以上項目到位資金44.82億元。
——一年來,我們奮力實施造林綠化,生態建設邁出新步伐。全面啟動造林綠化三年攻堅戰,掀起造林綠化新高潮,完成營造林5.7萬畝,治理水土流失5.63平方公里、石漠化14.28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46.51%。大力推進節能減排工作,港安水泥廠生產線脫硝工程建成使用,全面關停縣內水晶加工企業,淘汰落后產能38萬噸,提前完成“十二五”規劃目標。頂云、花江污水處理廠相繼建成,啟動全縣垃圾收運系統規劃,城鎮污水處理率、城鄉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分別提高到62.1%和66.7%,縣城環境空氣質量達標率99.17%,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
——一年來,我們全力構建和諧社會,人民生活得到新改善。十件民生實事完成較好。全面完成精準扶貧建檔立卡,投入扶貧資金6147萬元,減少貧困人口3萬人,頂云、普利實現減貧摘帽,沙營、上關和八德順利通過減貧摘帽復查驗收。成功納入國家農業綜合開發試點縣。新增就業4851人,轉移農村勞動力1.44萬人,分別增長24.5%、11%。城鎮低保提高到每人每月370元,增長15.62%;農村低保提高到每人每年2010元,增長18.24%。建成保障性住房1588套、生態移民住房509套,改造農村危房6000戶。社會事業加快發展。教育“9+3”計劃全力加快,學前教育毛入學率65.32%,義務教育鞏固率86.15%,高中階段毛入學率76.19%。公開招引人員272名,每萬人人才資源數提高到641人。關索嶺古驛道、御書樓、盤江橋石刻群等6處文物申報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化保護單位。成功承辦全省第八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射弩比賽。建成縣衛生監督所、急救中心和3個鄉鎮衛生院,新農合參合率達97.42%。人口計生基層基礎逐步夯實,順利實現升位摘帽的目標。社會治理不斷創新。“平安”建設成效明顯,“天網工程”逐步完善,社會治安巡邏力量不斷增強。強化縣級領導公開接訪和包案化解責任,加強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化解疑難信訪積案56件,全年實現進京零非訪。建成縣鄉“復退軍人之家”,保持社會大局和諧穩定。安全生產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實現“雙降”。獲全省村務公開民主管理和農村社區全覆蓋達標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