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哲理故事300篇(151~200)(7)
出生于美國的普拉格曼連高中也沒有讀完,卻成為一位非常著名的小說家。在他的長篇小說授獎典禮上,有位記者問道:你事業(yè)成功關(guān)鍵的轉(zhuǎn)折點是什么?大家估計,他可能會回答是童年時母
親的教育,或者少年時某個老師特別的栽培。然而出人意料的是,普拉格曼卻回答說,是二戰(zhàn)期間在海軍服役的那段生活:1944年8月一天午夜,我受了傷。艦長下令由一位海軍下士駕一艘小
船趁著夜色送身負重傷的我上岸治療。很不幸,小船在那不勒斯海迷失了方向。那位掌舵的下士驚慌失措,想拔槍自殺。我勸告他說:你別開槍。雖然我們在危機四伏的黑暗中漂蕩了四個多
小時,孤立無援,而且我還在淌血……不過,我們還是要有耐心……說實在的,盡管我在不停地勸告那位下士,可連我自己都沒有一點信心。但還沒等我把話說完,突然前方岸上射向敵機的
高射炮的爆炸火光閃亮了起來,這時我們才發(fā)現(xiàn),小船離碼頭不到三海里。普拉格曼說:那夜的經(jīng)歷一直留在我的心中,這個戲劇性的事件使我認識到,生活中有許多事被認為不可更改的不
可逆轉(zhuǎn)的不可實現(xiàn)的,其實大多數(shù)時候,這只是我們的錯覺,正是這些“不可能”才把我們的生命“圍”住了。一個人應(yīng)該永遠對生活抱有信心,永不失望。即使在最黑暗最危險的時候,也
要相信光明就在前頭……二戰(zhàn)后,普拉格曼立志成為一個作家。開始的時候,他接到過無數(shù)次的退稿,熟悉的人也都說他沒有這方面的天分。但每當普拉格曼想要放棄的時候,他就想起那戲
劇性的一晚,于是他鼓起勇氣,一次次突破生活中各種各樣的“圍”,終于有了后來眩目的燦爛和輝煌。
另一個故事:一天早晨,電報收發(fā)員卡納奇來到辦公室的時候,得知由于一輛被撞毀的車子阻塞了道路,鐵路運輸陷入癱瘓。更要命的是,鐵路分段長司各脫不在。按照條例,只有鐵路分段
長才有權(quán)發(fā)調(diào)車令,別人這樣做會受到處分,甚至被革職。車輛越來越多,喇叭聲、行人的咒罵聲此起彼伏,有人甚至因此動起手來。“不能再等下去了。”卡納奇想。他毅然發(fā)出了調(diào)車電
報,上面簽著司各脫的名字。司各脫終于回來了,此時阻塞的鐵路已暢通無阻,一切順利如常。不久,司各脫任命卡納奇為自己的私人秘書,后來司各脫升職后,又推薦卡納奇做了這一段鐵
路的分段長。發(fā)調(diào)車令屬于司各脫的職權(quán)范圍,其他人沒人敢突破這個“圍”,卡納奇這樣做了,結(jié)果他成功了。
【溫馨提示】每個人其實都有著這樣那樣的“圍”:主觀上的認識上的偏見,個性上的不足,客觀上的陳規(guī)陋習等都制約著我們實現(xiàn)生命價值的最大化。如果我們想在一生中有所作為,我們
就必須要學會不停地突圍。
一個人要突破各種各樣的“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首先,我們要有識“圍”的智慧。有的“圍”是明擺著的,我們一看就知道它妨礙著我們走向遠方。但有的“圍”是“糖衣炮彈”,你
看不到它對你的妨礙,或許你看到了也會有意無意地縱容它擠占心靈的地盤。其次,我們要有破“圍”的實力。要突破主觀的“圍”,我們只需依賴意志;突破客觀的“圍”,則必須依靠人
才、能力了。比起前者,后者的獲得更艱難,付出的人生代價也更慘重。
突圍是我們給予自己的最好的禮物:
如果把我們向往的生活比做一個小島,突圍則是一條平靜的航道;
如果把我們的生命化做一塊土地,突圍就是那粒通向秋天的種子;
如果把我們的人生比做天空,突圍就是那輪光芒四射的太陽……
一個人可以出身貧賤,可以遭受屈辱,但絕對不能缺少突圍的精神,沒有這種精神,你就會失去行走的能力,永遠也抵達不了本來可以抵達的人生的大境界。
164、諸葛亮給子書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qū)W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怠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冶性。年與時馳,意與歲去
,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一:寧靜的力量
“靜以修身”、“非寧靜無以致遠”、“學須靜也”。
諸葛亮忠告孩子寧靜才能夠修養(yǎng)身心,靜思反省。不能夠靜下來,則不可以有效的計劃未來,而且學習的首要條件,就是有寧的環(huán)境。現(xiàn)代人大多數(shù)終日忙碌,你是否應(yīng)在忙亂中靜下來,反
思人生方向?
二:節(jié)儉的力量
“儉以養(yǎng)德”。
諸葛亮忠告孩子要節(jié)儉,以培養(yǎng)自己的德行。審慎理財,量入為出,不但可以擺脫負債的困擾,更可以過著紀律的簡樸生活,不會成為物質(zhì)的奴隸。在鼓勵消費的文明社會,你有否想過節(jié)儉
的好處呢?
三:計劃的力量
“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諸葛亮忠告孩子要計劃人生,不要事事講求名利,才能夠了解自己的志向,要靜下來,才能夠細心計劃將來。面對未來,你有理想嗎?你有使命感嗎?你有自己的價值觀嗎?
四:學習的力量
“夫?qū)W須靜也”、“才須學也”。
諸葛亮忠告孩子寧靜的環(huán)境對學習大有幫助,當然配合專注的平靜心境,就更加事半功倍。諸葛亮不是天才論的信徒,他相信才能是學習的結(jié)果。你有否全心全力的學習?你是否相信努力才
有成就?
五:增值的力量
“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
諸葛亮忠告孩子要增值先要立志,不愿意努力學習,就不能夠增加自己的才干。但學習的過程中,決心和毅力非常重要,因為缺乏了意志力,就會半途而廢。你有否想過,一鼓作氣人多,堅
持到底人少的道理?
六:速度的力量
“怠慢則不能勵精”。
諸葛亮忠告孩子凡事拖延就不能夠快速的掌握要點。計算機時代是速度的時代,樣樣事情講求效率,想不到一千八百多年前的智能,也一樣不謀而合?烊艘徊剑坏硐脒_到,你有否想過
,有更多時間去修正及改善?
七:性格的力量
“險躁則不能冶性”。
諸葛亮忠告孩子太過急躁就不能夠陶冶性情。心理學家說:“思想影響行為,行為影響習慣,習慣影響性格,性格影響命運。”諸葛亮明白生命中要做出種種平衡,要“勵精”,也要“冶性
”。你要提升自己性格的品質(zhì)嗎?
八:時間的力量
“年與時馳”、“意與歲去”。
諸葛亮忠告孩子時光飛逝,意志力又會隨著時間消磨,“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時間管理”是個現(xiàn)代人的觀念,細心想一想,時間不可以被管理,每天二十四小時,不多也不少,惟
有管理自己,善用每分每秒。請你想一想,你有蹉跎歲月嗎?
九:想象的力量
「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諸葛亮忠告孩子時光飛逝,當自己變得和世界脫節(jié),才悲嘆蹉跎歲月,也于事無補。要懂得居安思危,才能夠臨危不亂。想象
力比知識更有力量。你有沒有從大處著想,小處著手,腳踏實地,規(guī)劃是人生呢?
十:精簡的力量
以上諸葛亮寫給兒子的一封信,只用了短短八十六字,精簡地傳遞了具體的訊息。我相信精簡的表達源于清晰的思想,長篇大論的內(nèi)容,容易令人生厭,精簡溝通更有效果。你懂得言之有物
地精簡溝通嗎?
【溫馨提示】人生攻守、貴乎奮斗!真正的智能,可以超越時空,歷久常新。
諸葛亮寫給兒子的一封信,只用了短短八十六字,但是對于為學做人有精簡而且具體的忠告——在變局中安身立命,在逆境中找到力量。
不要問:“自己得到些什么?”應(yīng)該問:“自己付出過甚么?”
不要問:“自己的地位如何?”應(yīng)該問:“自己的心地如何?”
不要問:“自己有甚么信仰?”應(yīng)該問:“自己有甚么善行?”
不要問:“自己是否有學問?”應(yīng)該問:“自己是否有行動?”
不要問:“自己會怎樣離世?”應(yīng)該問:“自己怎樣生活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