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哲理故事300篇(101~150)(7)
李賀是中唐著名的詩人,又是從中唐詩風轉變的一個代表者。李賀熱愛詩歌,視詩歌為生命的一部分,為了把詩寫好,他每天起得很早,背上飯和錦囊,騎上一匹瘦馬,沿著一條小溪漫游。
一路上,他細心觀察和了解自然景物,即景吟詩,每逢想出佳句就寫在紙條上,放入錦囊之中。母親看著兒子那裝滿記有詩句紙條的錦囊,十分心疼地說:“唉呀!孩子啊,你把心嘔出來才
罷休嗎?”可是李賀并不覺得辛苦,反而從中到很多樂趣,后來在李賀的不辭辛勞、精雕細琢下,他的詩篇千年傳頌。
宋代著名詩人梅堯臣,凡外出游玩或訪親友會時,總是隨身帶著一個號稱“詩袋”的布袋,看什么新鮮的事或美麗的風景,有的得句,有的成詩,立即用筆在紙上記下,投入袋中。長此以往
,梅堯臣的詩作獲得了很高的成就。
與李賀、梅堯臣相映成輝的是元末明初的文學家陶宗儀,他積累資料的辦法既不是“錦囊”和“詩袋”,也不是現代的“卡片箱”,而是一只奇妙的“瓦罐”。他曾在松江隱居過,那時,他
一邊參加農業勞動,一邊利用休息時間在樹陰下捋摘樹葉,記錄他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然后將這些“樹葉”放到家中的瓦罐里。日積月累,年復一年,10年間積累了幾十大罐。后來,他
用這些資料寫成了一部共有30卷的巨著《南村輟耕錄》。
托爾斯泰是俄國的大文章豪,他常常幽默地對別人講,他有一個貯藏萬物的“百寶囊”。他的“百寶囊”是什么呢?就是筆記本。他從來不離開他的“百寶囊”,日積累月,厚積薄發,從中
變幻出一個又一個動人的形象。為了描寫1813年戰爭時期俄國社會風氣,他翻閱摘抄了70多種、包含幾百卷的歷史著作,連他自己家人也就成了一個藏書萬卷的圖書館。
被人們譽為“短篇小說小王”的俄國作家契訶夫,也有一個“百寶囊”,他還向人介紹說他的“百寶囊”里有“整整100個題材”。
我國在作家老舍先生的“百寶囊”里儲存著人物的語言、性格、外貌……寫作時需要什么就到這個“囊”里面找,可方便!
【溫馨提示】做筆記:1。可以幫助記憶,俗話說“好記性不好爛筆頭”;2。可以積累材料——學問越積越多;3。可以出成果——博采百花釀純蜜。這些大文學家的好習慣為他們鋪就了日后
的成才之路,愿我們也能做個有心人,不斷豐富自己的“錦囊”、“詩袋”、“瓦罐”、“百寶囊”——材料“倉庫”,如此堅持下去,一定不會再為“沒啥可寫”而發愁。
114、沒有心的鹿
獅子和狐貍是一對要好的朋友,一天,勇猛的獅子不小心摔傷了,躺在山洞里,非常難受。他曾經聽說吃了鹿心可以療傷。于是對他的好友狐貍說:“我現在傷得很嚴重,需要鹿的心來治療
,就勞煩你把森林中最大的鹿騙到這里來。”
狐貍無法推卻獅子的要求,于是行動了,他走到樹林里,看見樹林里玩耍的大鹿,便向他問好,并說道:“我告訴你一個好消息。你知道,國王獅子是我的鄰居,他傷得很厲害,看樣子快要
死了。他正在考慮,森林中誰能繼承他的王位。他說野豬愚蠢無知,熊懶惰無能,豺子暴躁兇惡,老虎驕傲自大,只有大鹿才最適合當國王,鹿的身材魁梧,年輕力壯,他的角使蛇懼怕。我
何必這么哆嗦呢?你一定會成為國王。這消息是我第一個告訴你的。如果你信任我的話,我勸你快去見他一面吧,他的重要的事情要和你交代。”經狐貍這么一說,大鹿被搞糊涂了,也沒多
想,便跟著狐貍來到山洞。一到山洞里,獅子猛然朝大鹿撲過來,用爪子撕下了他的耳朵。大鹿拼命地反抗,最終有幸逃回了樹林••••••
狐貍辛辛苦苦白忙一場,他兩手一拍,表示毫無辦法了。獅子忍著疼痛,十分懊喪。他請求狐貍再想想辦法,用詭計把大鹿再騙來。狐貍說:“你吩咐我的事太難辦了,這是最后一次了。”
于是,他花盡心思尋找大鹿的腳跡,心里不斷盤數著壞主意。狐貍問其他動物是否見到一只帶血的大鹿,他們告訴他大鹿在樹林里。狐貍來到樹林里,看到大鹿此時正在休息,就毫不羞恥地
來到大鹿的面前。大鹿一見狐貍,氣得毛都豎了起來,說:“壞東西,你休想再來騙我了!你再先靠近,我就對你不客氣。”狐貍說:“你怎么這樣膽小怕事?你難道懷疑我,懷疑你的朋友
嗎?獅子抓住你的耳朵,只是垂死的他想要告訴你一點兒關于王位的忠告與指示罷了。你卻連那軟弱無力的手抓一抓都受不住。現在獅子對你非常生氣,要將王位傳給狼。那可是一個壞國王
呀!快走吧,不要害怕。我向你起誓,獅子決不會害你,我將來也專伺候你。”狐貍再一次欺騙了可憐的大鹿,并說服了他。
大鹿跟著狐貍來到洞里,剛一進洞,就被獅子抓住飽餐了一頓,并把所有的骨頭、腦髓和肚腸都吃光了。狐貍站一旁看著,鹿的心臟掉下來時,他偷偷地拿過來,把它當作自己辛苦的酬勞吃
了。獅子吃完后,仍在尋找鹿的那顆心。狐貍遠遠地站著說:“鹿真是沒有心,你不要找了。他兩次走到獅子家里,送給獅子吃,怎么還會有心呢!”
【溫馨提示】“人心隔肚皮。”也許初次和人打交道的時候上當吃虧很難避免,但是,在被騙一次之后,如果仍然不能從上次的經歷中總結并吸取教訓,再次上當受騙,就只能怪自己太愚蠢
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