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有效勞動
在初三這個美好又有辛酸的年紀,身處校園的我們耳邊不免會聽到這樣的一些聲音:“我今天還有語文背誦、數學訂正、社會作業還沒完成……”“唉,好累啊……作業怎么多得做不完……”我堅信人在什么年紀就應做什么年紀該做的事。那么,理所當然的,學習這項勞動就是我們目前的工作。
我認為擁有合理的學習目標與計劃就是至關重要的一點。所謂合理的計劃可不是像我以前計劃的那樣“早上八點起床吃早飯、背英語單詞;九點至十點完成科學知識點的梳理。類似這種計劃在我看來全然是無效的。因為不出幾天時間,起床吃的可能就是中飯了。制定合理的計劃不妨可以把學習范圍縮小,如“今天記十個英語單詞”“重新解答科學的兩道錯題”之類。就像《走一步,再走一步》中所說的:“先踩到距離自己最近的一塊石頭。”由此可見,學習目標的制定需要有其實踐的可操作性。
然而,有了計劃亦不過紙上談兵,勞動勞動,自然是要動起來。翻看歷史的相冊,我們不難發現如果“不動”那必然會落后。如今的一些學生,終日渾渾噩噩,虛度光陰,成績一落千丈的自然不在少數。譬如運動健兒,長久的耐力訓練,造就比賽場上的驚人發揮。作為學生的“動”,自然是勤于動腦,勤于動手。勤于“動”,方可有所成。
論學生的有效勞動,揮汗不在話下,還須有心、有形且有行。若每日都能將三樣寶物隨身攜帶,那你必將成長為一名優秀的勞動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