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教學常規檢查方案
教學常規是學校管理之根本,教學檢查是進行教學質量監控的有效手段,為加強教學管理,及時發現和解決教學工作中的問題,使每位教師的工作情況得到客觀評價,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特制訂本期常規檢查方案:
一、檢查時間:
每學期安排三次檢查,檢查時間依照學校工作歷為準。
二、檢查對象:
全校任課教師
三、檢查的主要內容:
1、 教案
2、 課堂教學
3、學生作業本與作業批改記錄;
4、 聽課記錄
四、檢查人員:
以教導處、教研組長為主,其他任課教師全員參與,互相學習。
五、檢查方式:
1、教案分科檢查:教研組長帶領各組教師全員參加檢查。有記錄有總結。
2、作業檢查:各任課教師收交各自學科作業送交辦公室集中檢查。
每次檢查后及時匯報檢查情況,查漏補缺。
3、期末合計得出總分,作為評定“教學常規優秀獎”的憑據。
六、檢查細則:
(一)備課
1、教案格式要求全校基本統一、全冊統一。每個教案應包括下列幾項內容:①教學目標(體現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②重點和難點;③課前準備;④教學過程;⑤作業設計;⑥板書設計。按要求按時間高質量完成,嚴禁抄襲照搬。
2、教師要認真鉆研《課標和教材,合理分課時備課,課時量足,一般提前課時備課。
3、教案書寫格式正確、一致,字跡端正,態度認真,卷面整潔。
4、以課程理念為指導,根據課程標準、教材特點及學生的實際,確定教學目標及重難點.
5、精心設計教學過程,思路清晰,充分利用現有的教學設備,恰當地選擇和創造地使用教學方法,體現學生學習的過程、方法,體現教師個性的教學風格和創造性。
6、結合課堂合理設計板書,突出重點;
7、課后有反思,字數不限,有針對性,真實地來自課堂,對今后教學有實質性幫助。
(二)上課
1、實際教學進度與教學計劃進度基本吻合。
2、對照教案,課前有充分準備,鼓勵制作、使用多媒體課件。
3、課堂上精神飽滿,教態大方,語言、書寫、示范規范,遵守課堂常規。教學過程清晰有序,方法恰當合理。
4、要善于調整和控制時間,優化課堂教學結構,講求效益,向四十分鐘要質量,做到按時上、下課。
5、嚴格執行課程表,不擅自調課;如有需要,事先須做好調課安排,并填寫請假條,交教導處存檔。
(三)作業布置與批改
1、注重過程評價,有評價方案和切實可行的評價方法。
2、課內作業和課外作業都要精選,有針對性,作業量適中,杜絕機械、重復或懲罰性作業。不歧視后進生,全批全改。
3、學生作業書寫認真、規范,作業本整潔。
4、及時認真批改作業,符號規范,標明日期,合理評定等級。語文大作文每學期不少于8篇,評語有激勵性
5、作業批改細心、工整,不錯改、不漏改,對學生訂正過的作業認真復批。
6、及時記錄作業中存在的典型性、普遍性問題,及時講評,認真輔導。
(四)教研活動
1、自覺、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各項教研活動,不得無故缺席、遲到或早退。
2、每學期聽課不少于20節,記錄認真、詳細,書寫工整、清楚。
3、善于總結教學經驗,不斷地改進教育教學工作,提高業務水平;
4、每學期上一節有教研意義的隨堂課,向全校教師公開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