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
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這句話個中意義,我想每一位點開這篇文章的人都能觸動于心。
隋代的張清豐是有名的孝子,以做燒餅為生。他每天做出的第一爐燒餅給父母吃,幾十年如一日,堅持不懈。當時一些達官貴族,出高價,設(shè)圈套,想要購買頭爐燒餅,都未能如愿。母親死后,張清豐在墳旁搭了一間屋子,為母親守孝三年,每頓飯前向母親祭奠完自己再吃。
孝敬父母,尊敬長輩,這是做人的本分,一個人如果連孝敬父母,報答養(yǎng)育之恩都做不到,有誰愿意和他打交道呢?
父母在哪,家就在哪。有父母的地方,就是故鄉(xiāng)。父母健在,天各一方的兄弟姐妹,終還連著手足,父母所在的那個方向,是天各一方的兄弟姐妹永遠的眷戀。
父母不在,故鄉(xiāng)便是永遠回不去的一種傷痛。父母在的時候,要好好的孝順,多一點陪伴,多一點付出。
父母是給我們生命的人,他們把世上最無私的愛給予我們,不辭辛苦養(yǎng)育我們,使我們長大成人。我們長大后,總是說忙,沒時間陪父母,可是錢還可以再掙,陪伴父母的時光卻沒有多少。
我的鄰居老奶奶,得了老年癡呆,在小區(qū)里邁著顫顫巍巍的步子找兒子,逢人就能清晰的說出兒子的名字。每次見到她,總是控制不住的感動。父母給予我們的愛太深厚,而我們對父母回報了什么?
世上最美好的事是,我已經(jīng)長大,你們還未老,我有能力報答,你仍然健康。父母需要的是陪伴,而不是你的財富,愛需要及時,讓我們陪著父母一起慢慢變老。
親愛的,無論怎樣,請一定抽出時間陪陪父母。父母在慢慢老去,我們不要讓自己留有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