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和信息化局2021工作總結(2)
一是建立企業發展服務平臺。將領導干部包掛“四上”企業、部門聯系中小企業等平臺整合,打造對上聯系省市業務主管部門,對下聯系服務縣內企業,橫向聯系縣級包掛領導、縣直部門和企業家協會的綜合服務企業平臺,由服務企業平臺牽總,各部門設立服務專員,統一受理、分類處置、限時辦結、督辦回訪、匯總考核的涉企服務“一網通”,目前,全縣已有70家部門走訪調研企業190家次,企業反映的問題,服務部門自行協調解決27項,提報企業發展服務平臺協調轉辦事項18項。
二是打造惠企政策洼地。開展“點菜單式”“送政策上門”服務,舉辦7次“助企發展科技政策培訓”系列活動,“點對點、一對一”打通服務企業“最后一公里”。今年以來,對上爭取申報資金超5500萬元,目前到位資金3192.17萬元,其中5家企業申領技術裝備投入普惠性獎補資金918萬元;齊發藥業獲得促進生物醫藥和大健康產業專項資金581.89萬元;52家企業獲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兌付資金771.35萬元;24家企業獲得高企補助610萬元;鑫貝西獲國家重點“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高質量發展專項資金240萬元;發放企業穩崗穩產5萬元,兌付655名外來留濟過年人員補貼56.93萬元;9家小升規企業獎勵資金9萬元。同時,近期將兌付《關于加快工業強縣步伐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意見》中對企業各項獎勵扶持政策。
三是切實做企業的“娘家人”。充分發揮工信在政企對接中的橋梁紐帶作用,做服務企業的橋頭堡。針對企業資金運轉困難、新冠疫情影響融資難等問題,為海麗管道等4家企業申請科技股權投資、金融貸款3800萬元。為全縣50家在營加油站辦理年檢初審,新批復成品油網點規劃1家。聯系大學、青島科技大學等高校到企業開展產學研精準指導,組織企業參加中科院成果對接會,幫助玫德集團、海麗管道、擎雷科技建立了建筑大學、中國海洋大學、齊魯工業大學等研究生見習基地,為20多家企業紓解技術難題30多項,促成青島橡膠研發基地建設、活性肽研發等20余項技術合作項目。會同人社等相關部門組織縣內10家鑄造企業參加中鑄協年會、博覽會,玫德集團獲得中國鑄造行業單項冠軍企業稱號,玫德集團李新太、縣瑪鋼廠張進軍兩人獲得第五屆“興業杯”中國鑄造大工匠榮譽稱號。會同相關部門組織召開首屆省鑄造行業職業技能競賽暨第七屆全國鑄造行業職業技能競賽賽區選拔賽。強化服務企業和企業家意識,組織召開了2021年企業家座談會暨政府第二批經濟咨詢聘任儀式,組織了企業家協會換屆,選舉出新一屆企業家協會領導班子。
(三)突出科技創新,提升創新驅動發展能力
一是持續優化科技創新體系。牽頭制定《縣關于加快“科創”建設全面提升科技創新能力的實施意見》、《縣科技企業孵化器和眾創空間管理工作指引》《縣各級科技計劃項目管理辦法》等文件,強化項目管理,優化實施細則,推動科技工作標準化、規范化運作。
二是深入推進創新載體平臺搭建。開展高成長性科技企業梯次培育工作,25家企業完成了三批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申報工作,申報率同比實現翻番,48家企業納入省科技型中小企業庫。做好高質量研發平臺的儲備培育,指導玫德集團申報省技術創新中心、省級新型研發機構及新一代人工智能示范區典型應用場景。推薦齊發藥業申報省級重點實驗室,推薦錦水眾創空間升級省級眾創空間。
三是大力開展科技項目攻堅。推薦博科生物申報省重大科技創新項目;引導齊發藥業等7家企業申報市揭榜掛帥項目,錦水環保申報中小微企業科技創新競技計劃;積極開展新冠疫情防控科研項目攻關,鑫貝西開展的“集成核酸提取技術”及“快速檢測核酸站”項目申報中央引導地方科技發展項目及市級社會民生專項;強化對基礎科研課題的引導支持,幫助縣醫院和齊發藥業申報了臨床醫學及社會民生專項。截止目前,技術合同交易額登記達到138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