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和信息化局2021工作總結(3)
四是推進農業科技進步助力鄉村振興。引導東潤種業、華玫生物、惠農等3家企業申報了示范基地。發動39名省級科技特派員利用全國科普日、科技活動周等關鍵時間節點,深入企業、村居及黃河灘區開展科技成果示范推廣、技術培訓、現場指導等服務,今年以來培訓技術人員500多人。
五是大力引進高層次創新人才。積極申報泰山領軍人才、泉城產業領軍人才、泉城特聘專家(“5150”引進人才)等高層次人才服務我縣重點產業,玫德集團獲批泉城產業領軍人才創業類支持,儲備7個項目申報年度人才計劃。引導21個企業(項目)參加了“第四屆中國·新動能國際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大賽”,17個項目進入決賽,其中白澤智能裝備有限公司申報的“基于物聯網架構的全智能型環保設備”項目榮獲大賽三等獎,入選泉城5150引才倍增計劃;上海交大王天富教授的“玫瑰大健康項目”在上海市創新創業大賽中獲獎。
(四)突出綠色低碳,加快產業轉型升級
一是深入推進兩化融合和企業上云工作。組織全縣規上工業企業全部進行兩化融合評估,目前我縣已有6家企業獲得兩化融合貫標證書,推薦5家企業申請市級兩化融合貫標獎勵。打造典型示范引領項目,玫德集團與浪潮集團進行平臺企業生態簽約,弘正科技與聯通公司進行重點項目的簽約。玫德集團的基于標識解析的產品追溯平臺,被評為2021年市工業互聯網應用創新示范推薦項目。推薦北秦物理網技術有限公司北秦城市安全管理平臺、北秦能源管理平臺、北秦物聯網數據平臺3個平臺納入黃河流域數字同城超高速樞紐工程產業大數據項目。
二是加快推進5G基礎設施建設。截止9月底,全縣共開通5G基站252個,通信基礎設施建設76處,其中新建16處,存量改造60處,完成5G通信建設32處,其中新建6處,存量改造26處,縣城區域實現5G全覆蓋,并逐步推進鄉鎮全覆蓋工作。加大農村弱電線纜整治工作,確定6月份為“農村弱電線纜整治工作月”,集中人力物力,特別是6個樣板村的弱電整治,按照要求,起早貪黑、不分節假日,緊密鑼鼓地進行線纜入地、捆扎整齊、廢線剪除等工作,當前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效。
三是推動產業綠色發展。我縣海麗管道、黃河特鋼等5家企業被評為第三批市綠色工廠;孔村鎮作為炭素產業聚集區被評為第一批市綠色環保標桿產業集群(集聚區);我縣經濟開發區被認定為市綠色發展工業園區;我縣邁克管道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的鋼塑復合鋼管產品被評為綠色(生態)設計產品。全力做好第二輪環保督察自查梳理、督促落實和案件整改工作,成立縣工信局保障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工作協調聯絡組,切實做好對我縣工業企業督察期間的聯絡、保障、協調工作。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一)攻堅克難,搶抓發展機遇
瞄準“五個”建設,搶抓新一輪發展機遇,堅持存量崛起和增量激活相結合,在全力培育壯大高端五金、醫藥食品、炭素電極、綠色建材、節能環保五大傳統特色產業的基礎上,圍繞大數據與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制造與高端裝備、先進材料、生命科技及大健康等新興產業,加大產業鏈垂直整合力度,構筑集聚集群集約、高端高質高效、專業專注專長的現代工業產業體系,實現產業核心競爭力和影響力質的提升。培育新增長點上再發力,對標全省十強產業、全市十大產業和“新基建”領域,加大雙招雙引力度,力爭引進一批技術含量高、發展潛力大、帶動能力強的優質項目。
(二)加大投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
一是加大資金投入。加大對我縣轉型升級資金投入力度,發揮科技專項對企業自主創新的作用。二是推進平臺提能。樹立平臺思維,依托龍頭企業在本行業的承接帶動力量,建立八大發展平臺:以玫德集團為龍頭打造科創研發和信息化平臺;以山水為龍頭打造綠色建材平臺;以福膠為龍頭打造康養食品平臺;依托澳海炭素打造石墨新產品研發平臺;依托華玫生物打造高端玫瑰發展平臺;依托鴻瑞新材料打造功能高分子材料平臺;依托博科生物打造高端醫療裝備平臺;依托琦泉熱電建設清潔能源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