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拍中國》第一季第三集 新疆解說詞(5)
進入塔里木盆地,穿越中國最危險的沙漠,這趟飛行,將講述絕處逢生的故事。跟隨塔里木河,探訪一種會裝死的樹木,往東進入羅布泊,搜尋失落的古城,想象絲路上曾經的繁華。塔里木盆地的中央,是中國最大的沙漠,沙漠的大小相當于江蘇,浙江,安徽三省的面積之和。塔克拉瑪干在維吾爾語中的意思是進得去,出不來,這是最危險的沙漠。超過80%的沙丘隨風流動,1000年來,整個沙漠大約向南延伸了100公里。在沙漠北邊,沿著塔里木河的流向,繼續我們的空中旅程。塔里木河是中國最長的內陸河,新疆將近一半的人口,在塔里木河流域生活。秋日的胡楊林,是新疆最值得期待的景觀,全世界超過一半的胡楊分布于此。追隨水流生長,是它們的特性。一旦缺水,它們會假裝放棄地上的身體,讓地下的根繼續維持生命。一些看上去旱死的胡楊,只要遇見水源,還會重新抽出新芽;哪锏纳兄@人的耐渴能力,駱駝不喝水,也能在沙漠里行走一周左右。真正的儲水器,不是駱駝的駝峰,而是它的體液系統。一只500公斤的駱駝,它的體液,至少能提供125公斤的水分。應對缺水,鵝喉羚的本事還不夠強大,它們更多的是靠勤勞。冬天,它們還能依靠雪水解渴,但一到夏天,它們就必須不停地奔波在荒漠中,尋找含水的植物,在填飽肚子的同時獲得水分。這片藍綠色的湖水,是羅布泊蘊藏的含鹽鹵水。它們從地下被抽取上來,在高溫的炙烤下,形成天然結晶的鹽。鹽湖,只是羅布泊的一小部分,這片區域大多是茫茫的戈壁灘。從高空俯瞰,很多人會把羅布泊當作是外星球。羅布泊曾經是一個巨大的湖泊,塔里木河注入其中,60多年前,塔里木河下游斷流,羅布泊最終干涸。在羅布泊西北岸,樓蘭古城遺址中,有一處立著的墻壁,因為出土了不少文書,人們猜測,這可能是官府用來存放機密文件的庫房。絲綢之路上的古城因水而生,有的甚至因水得名。這座古城,建在柳葉形的河心洲上,曾經有兩條河流,從它兩側交叉而過,它因此得名交河城。當時的人們采用了一種獨特的建筑方式,直接從生土層向下掏挖,從街道到房屋,最終挖出整個城市,交河城靜靜坐落在這里。在我們飛行途中,還有許多失落古城的遺跡,它們依水而建,彼此接力,為絲綢之路上遠行的商隊提供補給。沒有這些古城,文明和貿易不可能行走得如此之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