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調皮”的筆芯
課堂的突發情況時有發生,這對教師的能力和素養是極大考驗,因而教師的課堂生成能力成為一名優秀教師的必備技能和素養。教師要把握學生的心理狀態,在巧妙化解突發情況的同時,正確認識意外、正確面對意外。今天就來說說因一支筆芯引發課堂突發情況,并在其處理過程中,春風化雨般地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積極陽光地面對生活,迎接未來的各種挑戰。
由于近期要上一節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張第四節《地球的內部圈層結構》的公開課,在課堂教學設計過程中,為了讓學生更加直觀地理解地球內部地震波的產生機制,設計了一個實物道具來模擬其產生原理:老師用兩只手來模擬兩大板塊,竹片來模擬板塊前端的形變,通過擠壓發現,竹片會發生彎曲,其中蓄積了大量的能量,最后這種能量會以彈性波的形式傳播出來,這就與地震波的產生類似。
在磨課的時候,因為匆忙而忘記帶竹片了。這個時候,我心中就有一些忐忑,擔心精心設計的這個環節沒有辦法實施,抱著最后的希望,我轉向學生問:
“你們有沒有筷子之類的比較柔軟能彎折的東西?”
因為平時上課時課堂氛圍也比較輕松,學生就左顧右盼地說:
“老師,筷子都被我們(吃早餐地時候)吃掉了。”
聽到學生地回答,有點好笑,又有點氣餒。此時,一個學生說:
“老師,筷子是沒有,那我借你一支筆芯吧,它也能彎折呢。”
接過學生的筆芯,彎折地試了一下,我驚奇地發現:咦,筆芯的彎折效果居然比竹片還要好呢!這時我心中再次想起一句話:學生真的都是可愛的小天使呢。因為一個美麗的錯誤,在學生的啟發下,讓我找本次故事的“主人公”——筆芯。
因為筆芯比較容易獲得,正式上課的時候,我沒有提前準備,還是向學生借筆芯當道具使用。當我彎折筆芯讓其產生震動時,學生都用驚詫的眼光看著我。以我的課堂教學經驗判斷,學生驚詫的眼神中,除了有對板塊的彈性波了解以外,肯定其他內容,因而我停下了演示。這時,學生七嘴八舌地說:“筆芯液被甩出來了!”
當時我就懵了,因為筆芯液不僅甩出來了,還粘到學生地衣服、桌子、書本上。看著星星點點筆芯液,我感覺頓時自己被吸入了一個巨大黑洞里。
但基于教師的專業素養,我立馬平靜下來想:課堂還得繼續,但弄臟學生課桌的事也不能熟視無睹,不然學生會產生情緒,從而影響整堂課的效果,那就得不償失了。
我立馬面帶笑容地說:“同學們看,一支筆芯產生地彈性波就能產生這么大的威力,你看筆芯液的射程都波及到你們那去了,那可想地球板塊如果因為彈性變形產生的地震波會有多大威力了。”
聽完我的話,學生委屈地說:“老師,威力太大了都已經到第4排了”
“老師,第5排也被收到了波及啊”
學生還能開玩笑,說明她們地情緒還要,但抱怨地情緒還是裝滿了她們稚嫩的臉龐。
我繼續說:“同學們,因為筆芯質量問題,弄臟了你們的衣服,老師十分抱歉,對不起了!但任何事情都是具有兩面性的:從消極方面來說,衣服弄臟了,回去媽媽要嘮叨,但是我們從積極的角度看,科學的發展,都少不了我們科學家無私的奉獻和無數犧牲。就好比我們今天學習的地球的圈層,那也是很多像莫霍、古登堡一樣的偉大科學家,經過無數日夜辛苦工作,犧牲了自己大量的業余時間、甚至是身體健康,才有了地球內部圈層結構的發展的。在今天學習的課堂上,因為實驗演示,弄臟了大家的課桌,從另一個角度看,大家今天也同樣為科學的傳播做出了偉大的犧牲和奉獻呢。”
聽完我的話,很多同學開始議論:咦?還能用這樣的角度看問題啊?老師說的太妙了吧”
“回家如果媽媽問起來衣服上的污漬怎么回事,我們就說:這是我們為科學傳播的貢獻吧,媽媽就不會罵人了。”聽完同學們哄堂大笑。
聽到學生爽朗的笑聲,我知道學生的情緒應該是平復了。我準備把學生的注意力重新過渡到課堂知識上來,“在剛剛幾位同學為科學做出犧牲后,我們清晰地了解了地震波的產生原理,那么咱們來繼續深入了解一下這個威力巨大的彈性波。”從而平復風波繼續今天的課程......
經過這次因為一支筆芯引起的課堂風波,我深刻了解到老師處理課堂突發情況,應對意外課堂的生成能力的重要性。然而,讓學生能夠正確看待生活中的意外,學會全面地看待生活中的任何事物,既有消極的一面,又有積極的一面,我們應該學會積極地看待這些事物,這樣地話,我們才不會不被困難打敗,才能更樂觀地面對生活,去積極地解決生活中的問題,讓生活中充滿陽光般的正能量。
下課走出教室時,聽到學生說:“真是太奇妙了,聽了一節課,我還對科學傳播做出貢獻了!”
由于近期要上一節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張第四節《地球的內部圈層結構》的公開課,在課堂教學設計過程中,為了讓學生更加直觀地理解地球內部地震波的產生機制,設計了一個實物道具來模擬其產生原理:老師用兩只手來模擬兩大板塊,竹片來模擬板塊前端的形變,通過擠壓發現,竹片會發生彎曲,其中蓄積了大量的能量,最后這種能量會以彈性波的形式傳播出來,這就與地震波的產生類似。
在磨課的時候,因為匆忙而忘記帶竹片了。這個時候,我心中就有一些忐忑,擔心精心設計的這個環節沒有辦法實施,抱著最后的希望,我轉向學生問:
“你們有沒有筷子之類的比較柔軟能彎折的東西?”
因為平時上課時課堂氛圍也比較輕松,學生就左顧右盼地說:
“老師,筷子都被我們(吃早餐地時候)吃掉了。”
聽到學生地回答,有點好笑,又有點氣餒。此時,一個學生說:
“老師,筷子是沒有,那我借你一支筆芯吧,它也能彎折呢。”
接過學生的筆芯,彎折地試了一下,我驚奇地發現:咦,筆芯的彎折效果居然比竹片還要好呢!這時我心中再次想起一句話:學生真的都是可愛的小天使呢。因為一個美麗的錯誤,在學生的啟發下,讓我找本次故事的“主人公”——筆芯。
因為筆芯比較容易獲得,正式上課的時候,我沒有提前準備,還是向學生借筆芯當道具使用。當我彎折筆芯讓其產生震動時,學生都用驚詫的眼光看著我。以我的課堂教學經驗判斷,學生驚詫的眼神中,除了有對板塊的彈性波了解以外,肯定其他內容,因而我停下了演示。這時,學生七嘴八舌地說:“筆芯液被甩出來了!”
當時我就懵了,因為筆芯液不僅甩出來了,還粘到學生地衣服、桌子、書本上。看著星星點點筆芯液,我感覺頓時自己被吸入了一個巨大黑洞里。
但基于教師的專業素養,我立馬平靜下來想:課堂還得繼續,但弄臟學生課桌的事也不能熟視無睹,不然學生會產生情緒,從而影響整堂課的效果,那就得不償失了。
我立馬面帶笑容地說:“同學們看,一支筆芯產生地彈性波就能產生這么大的威力,你看筆芯液的射程都波及到你們那去了,那可想地球板塊如果因為彈性變形產生的地震波會有多大威力了。”
聽完我的話,學生委屈地說:“老師,威力太大了都已經到第4排了”
“老師,第5排也被收到了波及啊”
學生還能開玩笑,說明她們地情緒還要,但抱怨地情緒還是裝滿了她們稚嫩的臉龐。
我繼續說:“同學們,因為筆芯質量問題,弄臟了你們的衣服,老師十分抱歉,對不起了!但任何事情都是具有兩面性的:從消極方面來說,衣服弄臟了,回去媽媽要嘮叨,但是我們從積極的角度看,科學的發展,都少不了我們科學家無私的奉獻和無數犧牲。就好比我們今天學習的地球的圈層,那也是很多像莫霍、古登堡一樣的偉大科學家,經過無數日夜辛苦工作,犧牲了自己大量的業余時間、甚至是身體健康,才有了地球內部圈層結構的發展的。在今天學習的課堂上,因為實驗演示,弄臟了大家的課桌,從另一個角度看,大家今天也同樣為科學的傳播做出了偉大的犧牲和奉獻呢。”
聽完我的話,很多同學開始議論:咦?還能用這樣的角度看問題啊?老師說的太妙了吧”
“回家如果媽媽問起來衣服上的污漬怎么回事,我們就說:這是我們為科學傳播的貢獻吧,媽媽就不會罵人了。”聽完同學們哄堂大笑。
聽到學生爽朗的笑聲,我知道學生的情緒應該是平復了。我準備把學生的注意力重新過渡到課堂知識上來,“在剛剛幾位同學為科學做出犧牲后,我們清晰地了解了地震波的產生原理,那么咱們來繼續深入了解一下這個威力巨大的彈性波。”從而平復風波繼續今天的課程......
經過這次因為一支筆芯引起的課堂風波,我深刻了解到老師處理課堂突發情況,應對意外課堂的生成能力的重要性。然而,讓學生能夠正確看待生活中的意外,學會全面地看待生活中的任何事物,既有消極的一面,又有積極的一面,我們應該學會積極地看待這些事物,這樣地話,我們才不會不被困難打敗,才能更樂觀地面對生活,去積極地解決生活中的問題,讓生活中充滿陽光般的正能量。
下課走出教室時,聽到學生說:“真是太奇妙了,聽了一節課,我還對科學傳播做出貢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