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必讀的27個經典教育故事(8)
一個小學生講道:
我們的“愛之鏈”活動是在班主任周老師的倡導下開始的。在活動發起會上,她表情莊重而且充滿感情地說:“世界是美麗的,生活是美好的。然而,所有的美麗都是用愛營造出來的。假如生活沒有愛的存在,假如我們沒有足夠的愛心,那么生活將不再美好,世界也不復美麗!請大家多獻出一些愛心,讓我們用愛把生活裝點得更美麗吧!”于是,我們每個人在周老師那里領到一些卡片,每張卡片上寫著:“我們幫助您;也請您在別人需要幫助的時候去幫助他們。”我們不斷地把卡片傳遞出去,我們班里也涌現出許多幫助殘疾人、輔助孤苦老人的事跡,我們覺得生活無比充實,心里總有一種特別的滿足。
一次我去書店,下樓時不慎摔了一跤,腳崴得腫痛難忍。一位叔叔迅速跑過來,把我送進醫院。他為我掛號、拿藥,并用電話通知了我的父母。當我父母趕到醫院向他表示感謝時,他卻微笑著從衣袋里拿出一張與我們送的一模一樣的卡片!我含著熱淚接過那張卡片。周老師知道后說:“我們付出愛與我們得到愛的時候同是一種幸福,讓我們為了更多人的幸福把這條‘愛之鏈’連接得更長些吧!
——周老師循循善誘的教導,在我們幼小的心靈里播下愛的種子,她愛我們,又教會我們去愛別人。
23、美麗的歧視
高考落榜,對于一個正值青春花季的年輕人,無疑是一個打擊。8年前,我的同學大偉就正處于這種境地。而我剛考上了京城的一所大學。
當我進入大學三年級時,有一日大偉忽然在校園里尋到了我,原來,他也是北京某名牌大學的一員了。
“祝賀你--”我說。
“是該祝賀。你知道嗎?兩年前我一直認為自己完了,沒什么出息了,可父母對我抱有很大的希望,我被迫去復讀——你知道‘被迫’是一種什么滋味嗎?在復讀班,我的成績是倒數第五……”
“可你現在……”我迷惑了。
“你接著聽我說。有一次那個教英語的張老師讓我在課堂上背單詞。那會兒我正讀一本武俠小說。張老師很生氣,說:‘大偉,你真是沒出息,你不僅糟蹋爹娘的錢還耗費自己的青春。如果你能考上大學,全世界就沒有文盲了。’我當時仿佛要炸開了,我噌地跳離座位,跨到講臺上指著老師說:‘你不要瞧不起人,我此生必定要上大學。’說著我把那本武俠小說撕得粉碎。你知道,第一次高考我分數差了100多分,可第二年我差17分,今年高考,我竟超了80多分……,我真想找到張老師,告訴他我不是孬種……”
3年后,我回到我高中的母校,班主任告訴我:教英語的張老師得了骨癌。
我去看他,他興致很高,其間,我忍不住提起了大偉的事……
張老師突然老淚縱橫。過了一會兒,他讓老伴取來了一幀舊照片,照片上,一位書生正在巴黎的艾菲兒鐵塔下微笑。
張老師說:“18年前,他是我教的那個班里最聰明也最不用功的學生。有一次,我在課堂上講:‘像你這樣的學生,如果考上大學,我頭朝地向下轉三圈……’”
“后來呢?”我問。
“后來同大偉一樣,”張老師言語哽咽著說,“對有的學生,一般的鼓勵是沒有用的,關鍵是要用鋒利的刀子去做他們心靈的手術——你相信嗎?很多時候,別人的歧視能使我們激發出心底最堅強的力量。”
兩個月后,張老師離開了人世。
又過了4年,我出差至京,意外地在大街上遇到大偉,讀博士的他正攜了女友悠閑地購物。我給大偉講了張老師地那席話……
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大偉突然淚流滿面。
在那以后的時光里,我一直回味著大偉所遭遇的滿含愛意卻又非常殘酷的歧視。我感到,那“歧視”蘊含著一種催人奮進的力量。對大偉和那位艾菲兒鐵塔下留影的學生來說,在他們的人生征途中,張老師的歧視肯定是最美麗最寶貴的。
24、所有的孩子都能成為棟梁之材
一位聾女的父親,把孩子培養成為一名優秀的大學生,他本人也成了聾兒學校校長,并創建了“賞識教育去”。他這樣說——
日本心理學家多湖輝在《幼兒才能開發》一書中說:在每個孩子身上都蘊藏著巨大的、不可估量的潛力,每個要子都是天才,宇宙的潛能隱藏在每個孩子心中。”“假如我們拋棄僵化的教育方法,用一種充滿生命力,充滿人情味的方法,那么,所有的孩子都能成為棟梁之材。”
為了喚起女兒生命中的無限潛能,我讓她找到自己是天才的感覺。由于早期識字,女兒特別喜歡讀書,如醉如癡,愛不釋手。每當女兒因看書而耽誤了吃飯睡覺時,我并未將書沒收,而是無限激動地對女兒說:“天才兒童行為第一條就是看書津津有味,忘記了吃飯睡覺,你就符合第一條,你說你不是天才,誰是天才?”女兒眼睛一亮,這種積極的心理暗示使女兒的自信心越來越強。
女兒8歲時,為強化女兒天才的感覺,我鄭重地問女兒:“你想不想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會背圓周率小數點后1000位的孩子?這是一個很大的挑戰,別說殘疾孩子,就是健全孩子也沒有人會背!你敢不敢背?”女兒干脆地回答:“好!”
如果按照傳統的方法,千辛萬苦也未必能背得出來。而我是用“賞識教育法”,不斷鼓勵,不怕失敗,讓女兒感到快樂、陶醉、狂歡,把她的潛意識充分調動起來。我把一千位數編成一個荒誕離奇的故事,她一天背一百位,剛開始背一次需要二十分鐘,到后來五分鐘就夠了。
背出小數點后一千位,創造了世界之最。生命的潛能令人嘆為觀止。我激動地對女兒說:“太了不起了!別人做不到的,你能做到,爸爸真是太高興了!”
用這樣的方法,使女兒在小學跳了兩級;被評為全國十佳少年;成為中國第一位聾人少年大學生。奇跡出現后,我用這套方法培養了一批早慧聾童。接著又把這套方法讓健全兒童分享,改變了成千上萬孩子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