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三個發人深省的教育故事(4)
學校大廳的門自打安上的那天起就幾乎沒有一天不挨踢,學校想了很多辦法,大門還是經常被踢破,修了補,補了修。
新校長剛上任,后勤主任就向校長說明了這種情況,并建議換成大鐵門。校長笑著說:“放心吧,我已經訂做了最堅固的門。”
很快,舊門被拆了下來,新門被裝上去。裝上以后,居然沒有挨過一次踢。孩子走到門口,總是不由自主地放慢腳步。
原來,這是一道玻璃門。
二十三個發人深省的教育故事十四、暗號
課堂上老師提問的時候,一個同學總是舉手,可老師叫他回答問題時卻答不上來,引得下面的同學竊笑不已。
課后老師問他為什么要這樣,他說如果老師提問時他不舉手,同學會在課下叫他傻瓜。于是,老師就和他約定,當他真會的時候就高高地舉起左手,不會的時候就舉起右手。漸漸地,這名同學越來越多地舉起他驕傲的左手,越來越多、越來越好地回答出老師的課堂提問,這個原本極可能在太多的嘲笑中沉淪的孩子也由一個差生轉變成了一個好學生。
二十三個發人深省的教育故事十五、出乎意料的批評
在師范上學的某個晚上,我們幾個在寢室鬧著玩,把盛滿水的塑料袋放在門的上面等一位同學進門。就在這時,班主任王老師去寢室找人,見門虛掩著就推門而進,“嘩”的一聲,一袋子水順身而下,衣服全濕了。房間里的學生都嚇得目瞪口呆,靜等老師的訓斥。誰知王老師卻笑著說:“今天是不是潑水節?我怎么不知道啊!再說咱們這兒也不過這個節呀。”(www.gossipdays.com)大家都笑了,那個往門上放水的同學也不好意思地低下了頭。這時,王老師走過去摸著他的頭說:“以后同學之間開玩笑要講究一個‘度’,適可而止,但不要這樣。”
二十三個發人深省的教育故事十六、它會哭的
著名教育家孫敬修遇到小學生攀折樹木,便把耳朵湊過去,裝出聽什么的樣子。孩子們好奇地問爺爺在聽什么?他說:“在聽小樹苗哭泣。”“小樹苗會哭嗎?”“是呀,你們折了它,它會疼的,當然要哭了,等他們長大了還要為祖國建設服務呢。”孩子們一聽,一個個紅著臉低下了頭。以后,再也沒攀折過小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