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勵人生勵志小故事300個(151~200)(14)
177、我到很多地方演講,都會把一個相同的故事帶給人們,那個故事是戴爾•卡內基書中收集的故事——《把信帶給加西亞》。
當時正是美西戰爭期間,美國必須立即跟西班牙的反抗軍首領加西亞將軍取得聯系,而加西亞正在古巴叢林的山里——沒有人知道確切的地點,所以無法寫信或打電話給他。美國總統必須盡快地獲得他的合作。這時,有人說:“有一個叫羅文的人,有辦法找到加西亞。”
當羅文從總統手中接過寫給加西亞的信之后,并沒有問:“他在什么地方?怎么去找?”他經過千辛萬苦,在幾個星期后,把信交給了加西亞。
就是這么簡單的一個故事。但是,它卻流傳到世界各地。《把信帶給加西亞》的作者這樣寫到:
“像他這種人,我們應該為他塑造不朽的雕像,放在每一所大學里。年輕人所需要的不是學習書本上的知識,也不是聆聽他人種種的指導,而是要加強一種敬業精神,對于上級的托付,立即采取行動,全心全意去完成任務——‘把信帶給加西亞’。”
“凡是需要眾多人手的企業經營者,有時候都會因為一般人的被動——無法或不愿專心去做一件事——而大吃一驚,懶懶散散,漠不關心、馬馬虎虎的做事態度,似乎已經變成常態;除非苦口婆心、威迫利誘地叫屬下幫忙,或者除非奇跡出現——上帝派一名助手給他,沒有人能把事情辦成。”
“我欽佩的是那些不論老板是否在辦公室都努力工作的人;我也敬佩那些能夠把信交給加西亞的人;靜靜地把信拿去,不會提出任何愚笨問題,也不會存心隨手把信丟進水溝里,而是不顧一切地把信送到;這種人永遠不會被‘解雇’,也永遠不必為了要求加薪而罷工。文明,就是為了焦心地尋找這種人才的一段長遠過程。這種人不論要求任何事物都會獲得。他在每個城市、村莊、鄉鎮——每個辦公室、公司、商店、工廠,都會受到歡迎。世界上急需這種人才,這種能夠把信帶給加西亞的人。”
是的,加西亞將軍已不在人間,但現在還有其他的加西亞。顧客、客戶就是我們企業的加西亞。不提任何愚蠢的問題,不談任何條件,不顧一切地把服務送到他們的手上,我們能做到嗎?
尋找能把信帶給加西亞將軍的人,這是一篇關于責任心和工作態度的文章。
178、有一個學電子專業的大學生,畢業時被分配到一個讓許多人羨慕的政府機關,干著一份十分輕松的工作。
然而時間不長年輕人開始變得郁郁寡歡,原來年輕人的工作雖輕松但與所學專業毫無關系,要知道年輕人可是電子專業的高才生啊,空有一身本事卻無用武之地。他想辭職外出闖天下,但內心深處卻十分留戀眼下這一份穩定又有保障的舒適工作,要知道外面的世界雖然很精彩可是風險也大啊經過反復思量他仍拿不定主意,于是他就將自己的想法告訴父親,他的父親聽后想了一會兒,給他講了一個故事:
有一個鄉下的老人在山里打柴時,拾到一只很小的樣子怪怪的鳥,那只怪鳥和出生剛滿月的小雞一樣大小,也許因為它實在太小了,還不會飛,老人就把這只怪鳥帶回家給小孫子玩耍。
老人的孫子很調皮,他將怪鳥放在小雞群里,充當母雞的孩子,讓母雞養育著。母雞沒有發現這個異類,全權負起一個母親的責任。
怪鳥一天天長大了,后來人們發現那只怪鳥竟是一只鷹,人們擔心鷹再長大一些會吃雞。然而人們的擔心是多余的,那只一天天長大的鷹和雞相處得很和睦,只是當鷹出于本能在天空展翅飛翔再向地面俯沖時,雞群出于本能會產生恐慌和騷亂。
時間久了,村里的人們對于這種鷹雞同處的狀況越來越看不慣,如果哪家丟了雞,便首先會懷疑那只鷹,要知道鷹終歸是鷹,生來是要吃雞的。愈來愈不滿的人們一致強烈要求:要么殺了那只鷹,要么將它放生,讓它永遠也別回來。因為和鷹相處的時間長了,有了感情,這一家人自然舍不得殺它,他們決定將鷹放生,讓它回歸大自然。
然而他們用了許多辦法都無法讓那只鷹重返大自然,他們把鷹帶到很遠的地方放生,過不了幾天那只鷹又飛回來了,他們驅趕它不讓它進家門,他們甚至將它打得遍體鱗傷……許多辦法試過了都不奏效。最后他們終于明白:原來鷹是眷戀它從小長大的家園,舍不得那個溫暖舒適的窩。
后來村里的一位老人說:把鷹交給我吧,我會讓它重返藍天,永遠不再回來。老人將鷹帶到附近一個最陡峭的懸崖絕壁旁,然后將鷹狠狠向懸崖下的深澗扔去,如扔一塊石頭。那只鷹開始也如石頭般向下墜去,然而快要到澗底時它終于展開雙翅托住了身體,開始緩緩滑翔,然后輕輕拍了拍翅膀,就飛向蔚藍的天空,它越飛越自由舒展,越飛動作越漂亮,這才叫真正的翱翔,藍天才是它真正的家園啊它越飛越高,越飛越遠,漸漸變成了一個小黑點,飛出了人們的視野,永遠地飛走了,再也沒有回來。
聽了父親的故事,年輕人痛下決心,辭去了公職外出闖天下,終于干出了一番事業。
其實我們每個人又何嘗不像那只鷹一樣,總是對現有的東西不忍放棄,對舒適平穩的生活戀戀不舍?一個人要想讓自己的人生有所轉機,就必須懂得在關鍵時刻把自己帶到人生的懸崖,給自己一個懸崖其實就是給自己一片蔚藍的天空啊。
當時正是美西戰爭期間,美國必須立即跟西班牙的反抗軍首領加西亞將軍取得聯系,而加西亞正在古巴叢林的山里——沒有人知道確切的地點,所以無法寫信或打電話給他。美國總統必須盡快地獲得他的合作。這時,有人說:“有一個叫羅文的人,有辦法找到加西亞。”
當羅文從總統手中接過寫給加西亞的信之后,并沒有問:“他在什么地方?怎么去找?”他經過千辛萬苦,在幾個星期后,把信交給了加西亞。
就是這么簡單的一個故事。但是,它卻流傳到世界各地。《把信帶給加西亞》的作者這樣寫到:
“像他這種人,我們應該為他塑造不朽的雕像,放在每一所大學里。年輕人所需要的不是學習書本上的知識,也不是聆聽他人種種的指導,而是要加強一種敬業精神,對于上級的托付,立即采取行動,全心全意去完成任務——‘把信帶給加西亞’。”
“凡是需要眾多人手的企業經營者,有時候都會因為一般人的被動——無法或不愿專心去做一件事——而大吃一驚,懶懶散散,漠不關心、馬馬虎虎的做事態度,似乎已經變成常態;除非苦口婆心、威迫利誘地叫屬下幫忙,或者除非奇跡出現——上帝派一名助手給他,沒有人能把事情辦成。”
“我欽佩的是那些不論老板是否在辦公室都努力工作的人;我也敬佩那些能夠把信交給加西亞的人;靜靜地把信拿去,不會提出任何愚笨問題,也不會存心隨手把信丟進水溝里,而是不顧一切地把信送到;這種人永遠不會被‘解雇’,也永遠不必為了要求加薪而罷工。文明,就是為了焦心地尋找這種人才的一段長遠過程。這種人不論要求任何事物都會獲得。他在每個城市、村莊、鄉鎮——每個辦公室、公司、商店、工廠,都會受到歡迎。世界上急需這種人才,這種能夠把信帶給加西亞的人。”
是的,加西亞將軍已不在人間,但現在還有其他的加西亞。顧客、客戶就是我們企業的加西亞。不提任何愚蠢的問題,不談任何條件,不顧一切地把服務送到他們的手上,我們能做到嗎?
尋找能把信帶給加西亞將軍的人,這是一篇關于責任心和工作態度的文章。
178、有一個學電子專業的大學生,畢業時被分配到一個讓許多人羨慕的政府機關,干著一份十分輕松的工作。
然而時間不長年輕人開始變得郁郁寡歡,原來年輕人的工作雖輕松但與所學專業毫無關系,要知道年輕人可是電子專業的高才生啊,空有一身本事卻無用武之地。他想辭職外出闖天下,但內心深處卻十分留戀眼下這一份穩定又有保障的舒適工作,要知道外面的世界雖然很精彩可是風險也大啊經過反復思量他仍拿不定主意,于是他就將自己的想法告訴父親,他的父親聽后想了一會兒,給他講了一個故事:
有一個鄉下的老人在山里打柴時,拾到一只很小的樣子怪怪的鳥,那只怪鳥和出生剛滿月的小雞一樣大小,也許因為它實在太小了,還不會飛,老人就把這只怪鳥帶回家給小孫子玩耍。
老人的孫子很調皮,他將怪鳥放在小雞群里,充當母雞的孩子,讓母雞養育著。母雞沒有發現這個異類,全權負起一個母親的責任。
怪鳥一天天長大了,后來人們發現那只怪鳥竟是一只鷹,人們擔心鷹再長大一些會吃雞。然而人們的擔心是多余的,那只一天天長大的鷹和雞相處得很和睦,只是當鷹出于本能在天空展翅飛翔再向地面俯沖時,雞群出于本能會產生恐慌和騷亂。
時間久了,村里的人們對于這種鷹雞同處的狀況越來越看不慣,如果哪家丟了雞,便首先會懷疑那只鷹,要知道鷹終歸是鷹,生來是要吃雞的。愈來愈不滿的人們一致強烈要求:要么殺了那只鷹,要么將它放生,讓它永遠也別回來。因為和鷹相處的時間長了,有了感情,這一家人自然舍不得殺它,他們決定將鷹放生,讓它回歸大自然。
然而他們用了許多辦法都無法讓那只鷹重返大自然,他們把鷹帶到很遠的地方放生,過不了幾天那只鷹又飛回來了,他們驅趕它不讓它進家門,他們甚至將它打得遍體鱗傷……許多辦法試過了都不奏效。最后他們終于明白:原來鷹是眷戀它從小長大的家園,舍不得那個溫暖舒適的窩。
后來村里的一位老人說:把鷹交給我吧,我會讓它重返藍天,永遠不再回來。老人將鷹帶到附近一個最陡峭的懸崖絕壁旁,然后將鷹狠狠向懸崖下的深澗扔去,如扔一塊石頭。那只鷹開始也如石頭般向下墜去,然而快要到澗底時它終于展開雙翅托住了身體,開始緩緩滑翔,然后輕輕拍了拍翅膀,就飛向蔚藍的天空,它越飛越自由舒展,越飛動作越漂亮,這才叫真正的翱翔,藍天才是它真正的家園啊它越飛越高,越飛越遠,漸漸變成了一個小黑點,飛出了人們的視野,永遠地飛走了,再也沒有回來。
聽了父親的故事,年輕人痛下決心,辭去了公職外出闖天下,終于干出了一番事業。
其實我們每個人又何嘗不像那只鷹一樣,總是對現有的東西不忍放棄,對舒適平穩的生活戀戀不舍?一個人要想讓自己的人生有所轉機,就必須懂得在關鍵時刻把自己帶到人生的懸崖,給自己一個懸崖其實就是給自己一片蔚藍的天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