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哲理故事300篇(251~300)(4)
世界著名建筑大師格羅培斯設計的迪斯尼樂園,經過了3年的施工,馬上就要對外開放了。然而各景點之間的道路該怎樣聯絡還沒有具體的方案。施工部打電話給正在法國參加慶典的格羅培斯
大師,請他趕快定稿,以便按計劃竣工和開放。
格羅培斯大師從事建筑研究40多年,攻克過無數建筑方面的難題,在世界各地留下了70多處精美的杰作。然而建筑中最微不足道的一點小事──路徑設計卻讓他大傷腦筋。對迪斯尼樂園各景
點之間的道路安排,他已修改了50多次,沒有一次是讓他滿意的。接到催促電報,他心里更加焦躁。巴黎的慶典一結束,他就讓司機駕車帶他去了地中海海濱。他想清醒一下,爭取在回國前
把方案定下來。汽車在法國南部的鄉間公路上奔馳,這里是法國著名的葡萄產區,漫山遍野到處是當地農民的葡萄園。一路上他看到人們將無數的葡萄摘下來提到路,向過往的車輛和行人吆
喝,然而很少有人停下來。當他們的車子進入一個小山谷時,發現在那里停著許多車子。原來這兒是一個無人看管的葡萄園,你只要在路邊的箱子里投入5法郎就可以摘一籃葡萄上路。據說這
座葡萄園主是一位老太太,她因年邁無力料理而想出這個辦法。起初她還擔心這種辦法能否賣出葡萄,誰知在這綿延百里的葡萄產區,她的葡萄總是最先賣完。她這種給人任其選擇的做法使
大師格羅培斯深受啟發,他下車摘了一籃葡萄,就讓司機調轉車頭,立即返回了巴黎。回到住地,他給施工部發了一封電報:撒上草種提前開放。
施工部按要求在樂園撒了草種,沒多久,小草出來了,整個樂園的空地都被綠草覆蓋。在迪斯尼樂園提前開放的半年里,草地被踩出許多小道,這些踩出的小道有窄有寬,優雅自然。第二年
,格羅培斯讓人按這些踩出的痕跡鋪設了人行道。1971年,在倫敦國際園林建筑藝術研討會上,迪斯尼樂園的路徑設計被評為世界最佳設計。當人們問他,為什么會采取這樣的方式設計迪斯
尼樂園的道路時,格羅培斯說了一句話:藝術是人性化的最高體現。最人性的,就是最好的。
【溫馨提示】讓太陽像太陽那樣升起,讓星星像星星那樣閃爍,讓樹像樹一樣成長,讓人像人一樣生活──這就是最人性的。“最人性的”方式就是對生命和萬物最尊重的方式。
258、青春的秘密
日本許多商界要人,都喜愛一篇短短的散文,散文的題目叫《青春》,作者塞繆爾•厄爾曼。此人l840年生于德國,兒時隨家人移居美利堅,參加過南北戰爭,之后定居伯明翰,經營五金雜貨
,年逾70開始寫作。
《青春》一文,僅寥寥400字:
青春不是年華,而是心境;青春不是桃面、丹唇、柔膝,而是深沉的意志、恢宏的想像、熾熱的感情;青春是生命的深泉涌流。
青春氣貫長虹,勇銳蓋過怯弱,進取壓倒茍安。如此銳氣,二十后生有之,六旬男子則更多見。年歲有加,并非垂老;理想丟棄,方墮暮年。
歲月悠悠,衷微只及肌膚;熱忱拋卻,頹唐必致靈魂。憂煩、惶恐、喪失自信,定使心靈扭曲,意氣如灰。
無論年屆花甲,抑或二八芳齡,心中皆有生命之歡樂,奇跡之誘惑,孩童般天真久蠱不衰。
人的心靈應如浩淼瀚海,只有不斷接納美好、希望、歡樂、勇氣和力量的百川,才能青春永駐、風華長存。
一旦心海枯竭,銳氣便被冰雪覆蓋,玩世不恭、自暴自棄油然而生,即使年方二十,實已垂垂老矣;然則只要虛懷若谷,讓喜悅、達觀、仁愛充盈其間,你就有望在八十高齡告別塵寰時仍覺
年輕。
此文一出,不徑而走,以至代代相傳。二戰期間,麥克阿瑟與日軍角逐于太平洋時,將此文鑲于鏡框,擺在寫字臺上,以資自勉。
日本戰敗,此文由東京美軍總部傳出,有人將它灌成錄音帶,廣為銷售;甚至有人把它揣在衣兜里,隨時研讀。
多年后,厄爾曼之孫、美國電影發行協會主席喬納斯•羅森菲爾德訪問日本,席間談及《青春》一文,一位與宴者隨手掏出《青春》,恭敬地說:“乃翁文章,鄙人總不離身。”主客皆萬分感
動。
1988年,日本數百名流聚會東京、大阪,紀念厄爾曼的這篇文章。松下電器公司元老松下幸之助感慨的說:“20年來,《青春》與我朝夕相伴,它是我的座右銘。”歐洲一位政界名宿也極力
推薦:“無論男女老幼,要想活得風光,就得拜讀《青春》。”
厄爾曼并非哲人,名不見經傳,但《青春》一文,卻撥動了不少人的心弦,使人如聽晨鐘,如聞幕鼓,朝夕自警自策。只因為它真正說出了關于青春的秘密。
【溫馨提示】青春不是年華,而是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