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哲理故事300篇(201~250)(3)
二戰期間,英國小說家西雪爾•羅伯斯到倫敦郊外的一個墓地去祭奠一位英年早逝的文友,意外地看到一塊新的墓碑,上面寫道:“全世界的黑暗,也不能使一枝蠟燭失去光輝。”奇異的語言
,溫暖了羅伯斯陰郁的心。起初還以為一定是哪位名家的名言,可回來以后怎么也查找不到來源。還是重返墓地才從管理員那里得知,長眠于那個墓碑之下的是一位年僅10歲的少年,幾天前
,德軍空襲倫敦時不幸被炸彈奪去了生命。少年的母親懷著極度悲痛為自己的兒子做了一個墓,并立下了那塊墓碑。
這句話,讓西雪爾•羅伯斯頓生無法釋懷的激情,頃時,寫出一篇感人至深的短文。短文迅速傳播開來,鼓舞了一批反法西斯青年為勝利執著向前。
這句話后來還讓一名叫布雷克的大學畢業生,毅然放棄多家企業的優厚招聘,拒絕親友的勸阻,去了非洲,在那里照出一片亮地,終被聯合國授予“扶貧大使”稱號。
【溫馨提示】“全世界的黑暗,也不能使一枝蠟燭失去光輝。”這句話,不急不暴、不恐不怨、不浮不躁。一種正義的力量,一種由愛釋放出來的母親的力量,最強大也最平和。真正的強力
,可以是這樣。
206、球王貝利的故事
在里約熱內盧的一個貧民窟里,有一個男孩,他非常喜歡足球,可是買不起,于是就踢塑料盒,踢汽水瓶,踢從垃圾箱里揀來的椰子殼。他在巷口里踢,在能找到的任何一片空地上踢。有一
天,當他在一個干涸的水塘里猛踢一只豬膀胱時,被一位足球教練看見了,他發現這男孩踢得很是那么回事,就主動提出送他一只足球。小男孩得到足球后踢得更賣勁了,不久,他就能準確
地把球踢進遠處隨意擺放的一只水桶里。
圣誕節到了,男孩的媽媽說:“我們沒有錢買圣誕節禮物,送給我們的恩人。就讓我們為我們的恩人祈禱吧。”小男孩跟媽媽禱告完畢,向媽媽要了一只鏟子,跑了出去,他來到一處別墅前
的花園里,開始挖坑。就在他快挖好的時候,從別墅里走出一個人來,問小孩在干什么,小男孩抬起滿是汗的臉蛋,說:“教練,圣誕節快樂,我沒有禮物送給您,我愿給您的圣誕樹挖一個
樹坑。”教練把小男孩從樹坑里拉上來,說:“我今天得到了世界上最好的禮物。明天你就到我的訓練場去吧。”
三年后,這位十七歲的小男孩在第六屆世界足球錦標賽上獨進二十一球,為巴西第一次捧回金杯。一個原來不為世人所知的名字——貝利,隨之傳遍世界。
【溫馨提示】感恩的廣式有很多種,真心地付出總是有意想不到的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