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論文裝飾“豹尾”的九種武器(3)
文章在前面分別論述了選擇真、選擇善、選擇美的基礎上,直接抒發作者的感情,熱情洋溢,激情澎湃,引起了讀者強烈的共鳴。
[例2]
開頭:中國的圣賢先哲大都強調一種格物致知的精神,認為做學問就要把它弄明白,搞透徹,不能淺嘗輒止,似是而非,因而孔子韋編三絕而精通周易。今日之時,商
業化的文化如快餐般呈現在我們面前時,我們往往手足無措,我們確實失去了什么,也許就是文化的厚重感。
結尾:文化快餐只能作為一種嘗試,一種體驗,它不能替代主食。重拾遺落的厚重,沉潛寧靜,到知識的海洋中開拓一片全新的天地。重拾遺落的厚重,讓民族有強大的精神支撐,我們會看到真正的崛起與復興。
(《重拾遺落的厚重》
八、排比議論式:
[例1]
有青松翠柏的高大挺拔,才有無名化草的別樣馨香;有如云飛飄的風帆,才有駛波翔浪的輕舟;有翼可蔽空的大鵬,才更愛檐頭私語的麻雀;慕狂飆萬里的風,更羨瀟灑入地的雨。
長短交合才有一輪推進文明的齒輪。(2005年山東考生作文《齒輪》
文中先將白晝和星空、麻雀和大鵬、愛因斯坦和玻爾、牛頓和加利略、開普勒和第谷的關系類比為齒輪,又將思路宕開一筆,寫“春花與秋月”、“詩詞與歌賦”、“鼓角與絲竹”各領域中的相互依存對立統一的事物。作者在分析了它們既對立又統一既相互矛盾,又相互依存的辨證關系之后,用鋪排式的議論收束全文,在議論中抒情,在抒情中顯志,顯示出強大的感染力。這種結尾模式多見于議論性散文,思維的張力、飽滿的熱情、華麗的文采融于一體,形成強烈的視覺沖擊。
[例2]
冰雪覆蓋的時候,我們需要一團火來取暖;暗夜無邊的時候,我們需要點點星光來取暖;前途茫茫時,我們需要一盞航燈來取暖……四季輪回,心里濾不去的是煩惱和憂愁,腳下略不去的是艱辛和傷痛。寒天冷日,讓我們用什么來溫暖迎風而立的自己?留些真誠給自己取暖吧!(《真誠》
九、引用名言式:
古今中外,名言佳句很多,作文結尾之時,若能巧妙引用,定能使文章增色許多。這里列舉幾例分別引用了詩文佳句、名人言論,既增添了文采又加深了文章的意境。效果很好,應加以學習,此外,引用的范圍可大些,如俗語、諺語、流行歌詞等均可引用。
[例1] 陸游曾說:“誰能養氣塞天地,吐出自足成虹霓。”即使你沒有博大的思想,但你有意識,也就擁有了發言權,站起來吧,像王朔叫板金庸一樣,舞出自我生命的亮點。(《吐出自足成虹霓》
[例2]可見,列夫·托爾斯泰的名言“幸福之家各個相同,不幸之家各有各的不幸”也不必完全奉為真理。關于幸福的答案,同樣是豐富多彩的。(《答案是豐富多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