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小學數學教材培訓心得體會(8)
小學數學教材培訓簡報
只有用新的理念分析新教材,理解新教材,才能真正體會編者的意圖。這次教材培訓幫助我更好的理解了教材,使我對教材的編撰理念、框架結構等各方面有了全面的認識。
下面就是自己學習之后的一些膚淺的認識和體會:
⑴教學目標:教學目標可以說是數學的“根”,所以擬定數學目標要準確、全面、細致和可操作。教學目標要量化、細化,并不是簡單地從教參上抄下來,而是教師設計符合實際的教學要求。
⑵教學情境:情境是放映數學問題的數學問題是反映數學方法的。有效的情境創設是一個很好的“亮相”并且影響深遠。我認為情境用得多不如用的巧。
⑶數學問題:數學問題是數學課堂必不可少的,并且貫穿著整個數學課堂。而怎樣的數學問題才是有效的呢?我認為只有具有思維深度的問題才是有效的數學問題。也只有給學生空出時間思考的數學問題才是真正的數學問題。
⑷教學互動與教學引導
課堂互動形式有兩種:有師生對話和生生對話。這兩種形式都處于平等的地位,但是在實際課堂中我卻很少做到生生對話,而正是缺少了生生對話環節,用學生教會學生必然難以實現。事實上最好的教學方法就是用學生教會學生。因此在以后的教學中要多多注意這點。
⑸教學評價。我們在教學評價環節中要注重學生參與評價有學生參與的教學才是真正有意義的教學才是我們提倡的有效教學。任何缺乏學生主體參與都將是“空中樓閣”毫無意義。
我相信,通過這次的教材培訓,我們將對教材更加深入的把握,更深刻地理解所包含的教育理念,更好的做好數學教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