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語文培訓心得體會(7)
小學語文假期閱讀學習簡報
2016年1月25日,我參加了興隆縣教師進修學校組織的小學語文假期培訓活動。此次活動共有三位授課教師,分別是一小在王麗老師,半壁山學區中心校在李麗老師,三小在史冬梅老師。她們分別對低段、中段和高段在閱讀進行了詳細在解說。
王麗老師講的是《小學語文需要本色追求》主要講了低年級教學中存在在問題,如何簡化程序,從實際出發,扎實在提高教學質量幾方面進行了講解。
李麗老師主要講的是中年級閱讀應注意在幾個問題,史冬梅老師主要椒講了高年級閱讀教學,主要從教學中注意什么,如何進行閱讀教學,如何引導學生感悟文本,體驗語文學習在樂趣。
閱讀突出特點在于,把小學語文教材選文分為實用文本和文學文本兩類,分別就實用文本和文學文本閱讀教學到底需要教什么,怎樣教等問題進行具體的介紹。
對于文學文本的教學策略,核心觀點是:文學文本的教學要摒棄瑣碎的分析和講解,要淡化語言文字訓練功能,重點做好兩方面的教學:一是給孩子一顆詩心。讓孩子品讀文本、感悟文本,走進詩情畫意的文本,陶醉于文本,潛移默化中提升孩子的語感。二是學生通過閱讀一篇篇經典文本,走進一個個名家、一本本名著,讓孩子打開一扇窗戶,走進一個美麗的文學世界,提升孩子的語文素養。
我重點談談其中點心得體會
閱讀也就是吸收;篩選與思考;領會—獲取。
閱讀是能動和復雜的過程,包括多種不同的行為。好的讀者能夠利用從文本中學到的思想和信息,擴展他們對主旨的思考,從事特殊的任務,或者從讀過的內容得出某種結論或進行總結。所以在整個學校教育階段,閱讀始終是他們學習所有課程的關鍵技能。
總之,教師要教育學生每打開一扇窗,都是走進一個獨特的文學世界。所以教師注重學生學習習慣的養成的同時。還要通過自己的研究和實踐,總結和提煉科學的實踐經驗,以豐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理論,提高自身素養。以適應時代教育發展需要。
假期三小語文培訓心得
2016年1月25日,我參加了教研室組織的小學語文教師培訓。培訓中我有幸聆聽了一小王麗、三小史冬梅、半壁山李麗三位老師的講座,受益匪淺。
王麗老師講了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要求教師們簡化程序,從實際出發,扎扎實實提高低年級的教學質量。她的講座使我更加明確了低年級的課應該講什么,怎樣講。
李麗老師重點講了中年級語文閱讀教學該注意的問題,告訴我們要潛心研究教材,用心鉆研教參,做好閱讀教學三方面工作:理解、積累、運用。
三小史冬梅老師講了小學高年級閱讀教學教些什么。她告訴我們要關注文本寫了什么,怎么寫的?并且結合教學實例講解了具體做法。
此次培訓,我對每位教師的講座都認真做了筆記。我將反復研讀,把她們優秀的教學理念應用于教學實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