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寫作文的四大難題(4)
三、寫愛說的話,不打文章腔
1、寫自己愛說的話,才有新意
小學生們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想做的事,有自己喜歡的東西,如寫車上小偷錢被當場發現,卻沒有人敢把他送派出所,讓他大模大樣地下車了,自己很生氣,也很無奈,決心長大當警察;如寫家里的小貓很聽自己的話,愛鉆自己的被窩,自己很喜歡它。雖然這些想法有很多地方與大人們的不一致,但是是屬于自己想說的話,也符合自己的特點,這樣寫很有新意。
2、不打文章腔
寫文章時,打作文腔最要不得。所謂作文腔,就是寫作時按照固定的套路,如寫景就美如畫,寫動物就活潑可愛,寫人就心靈美等等,讓人一看開頭,就能知道結尾,這樣的文章不是好文章。
下面我們把此種方法匯成一支作文歌,這樣可以輕輕松松地掌握要領。
作文歌(三)
平時說話什么樣,
我就怎么寫文章。
不懂的詞不亂用,
不要總耍作文腔。
真情真話真感受 ,
才能寫出好文章。
四、動手加動腦,寫自己的體驗
1、動手加動腦,才有真體驗
自己做的事,印象深,感受真。因此,在寫作文時,如果能創造條件,親自去嘗試一下,如養動植物,去野外找春天或秋天,炒一次菜,當一回小老師等等,然后去寫作,這樣必然很真實,也很有意義。
2、寫作文寫自己的體驗
在自己動手加動腦的基礎上,根據自己的想法去寫,不要鉆模式,找套套,要寫出自己的真實感受。如自己學包水餃,媽媽教自己如何做面皮,姐姐告訴我如何放餡,如何包好。這是自己的體驗,完全描繪出來就很好。
請看下面的習作:
我學包粽子
農歷五月初五,爸爸媽媽帶我到奶奶家去包粽子。
奶奶把江米洗干凈,從盆里拿出兩片泡好的深綠色蘆葦葉子,卷成一個上寬下窄的圓錐小桶,把雪白的江米放在里面,再放上幾顆紅彤彤的小棗,上面又蓋上些江米,然后用蘆葦葉把江米裹起來,扎緊,一個三角形粽子就包好了。
我心里說,原來包粽子就這么容易呀,真想試試。奶奶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說:“你包一個我看看。”我學著奶奶的樣兒,先卷蘆葦葉,再放江米、小棗,然后卷起蘆葦葉,用繩兒一系,誰知米都從縫里漏出來了,原來包粽子并不容易。奶奶指點我蘆葦葉要折緊,米不要放太多。我按奶奶說的包起來,果真好了一點兒,可還是有米漏出來。我沒泄氣,接著包,一個又一個,終于包出了合格的粽子。我發現,包時圓錐形的桶要卷得小一點兒,蘆葦葉兩頭要壓得多一點兒,裹得要緊,扎得要快,這樣就能包出合乎要求的粽子來。我摸到了包粽子的竅門,心里有說不出的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