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化常識基礎知識梳理(13)
袁枚清代詩人。字子才,號簡齋,錢塘(今浙江杭州)人。退職后定居南京,在小倉山筑園林,號隨園守著論文賦詩,優游自在的生活,著著《小倉山房集》《隨園詩話》中學課本中的《黃生借書說》即選自《小倉山房集》
姚鼐(1732-1798)清代散文家,字姬傳,一字夢谷,住室名異抱軒,世稱惜抱先生,安徽桐城人,是“桐城派”代表作家之一,著有《惜抱軒全集》選入中學課本 的有《登泰山記》
洪亮吉(1746-1809)清代經學家,文學家。字君直,一字稚存,號北江,江蘇陽湖人(今武進)人。著有《洪北江全集》《治平篇》是我國歷史上早專論人口問題的文章,比英國經濟學家馬樂薩期的》《人口論》的發表早五年。
龔自珍(1792-1841)清代著名思想家,文學家,字瑟人,號定庵,浙江仁和(今杭州0人。48歲辭官南歸,又北往接,在南來北往中寫下絕句三百五十首。因當年為已亥年,幫編定為《已亥雜詩》其中,:“我勸天公重攔擻,不拘一格降人才”千古名句,另著有《定庵文集》
《老殘游記》晚清譴責小說,原署“洪都百煉生撰”作者劉鶚(1847-1909)字鐵云,江蘇丹徒人,此書以老殘的游歷和活動為線索,譴責了滿清的黑暗吏治,表達了作者企圖補救封建殘局的政治,此書與李嘉的《官場現形記》中學課本選入了《制臺見洋人》一文、吳活堯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及曾補的《孽;ā凡⒎Q為晚清四大譴責小說。
風騷 《詩經》和《離騷》的并稱,《詩經》中的《國風》和《楚辭》中的《離騷》后代文學很有影響,故常以“風騷”并舉,有時也用以指文學素養或文采。
屈宋 指戰國時楚國詩人屈原和宋玉。屈原是騷體的開體者,宋玉略后于屈原,,也是有名的辭賦作家。.
兩司馬 指漢辭賦家司馬相和史學、散文家司馬遷,兩個在文學史上都很有影響,后人有“文章西漢兩司馬”之稱。
班馬 漢代歷史學家司馬遷和班固的并稱,司馬遷是》《史記》的作者,班固是《漢書》的作者,兩個對歷史學都有重要貢獻,且是著名的散文家。
史書雙壁 司馬遷《史記》和司馬光《資治通鑒》
樂府雙壁 我國古代最優秀的民間敘事詩《孔雀東南飛》和《木蘭詩》
三曹 指東漢末及三國魏時的曹操與其子曹丕。曹值。他們在政治上的地位和文學上的成就 對當時的文壇很有影響,幫后人合稱為“三曹”
王孟 盛詩人王維的孟浩然的全稱。二人多用五言絕句描寫自然景物,藝術風格也較相近
韓柳 唐代散文家韓愈和柳宗元的并稱,二人都是唐古文運動的代表作家,對后代文學發展影響頗大。
元白 指唐詩人無稹和白居易。
溫韋 指晚唐詞人溫庭筠、韋莊,二人后座力擅長作詞,但溫詞濃艷,韋詞清麗。
溫李. 晚唐文學家,溫庭筠,李商隱,二人皆擅長駢文,詩風綺麗婉曲也頗接近,故有此稱,但李詩實勝于溫。
高岑 唐邊塞詩人高適和岑參。
蘇辛. 指宋詞人蘇軾、辛棄疾。前人論宋詞分為“婉約”“豪放”二派而蘇軾、辛棄疾為豪放派的代表,幫常并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