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化常識基礎知識梳理(11)
蘇軾(1037-1101)北宋著名文學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在“三蘇”中他的成就最大。他所處的時代,正是新舊黨爭激烈之際,他不贊同新法派的激進措施,也不像保守黨那樣頑固,所以政治上很不得志,蘇軾在文學藝術 上有多方面的才能。尤其對北宋詞風的轉變有突出的貢獻,開創了豪放詞派,對后世有很大的影響。《念奴妖.赤壁懷古》是豪放派詞作的杰出代表作。為千古傳誦。著有《春江晚景》散文《石鐘山記》《赤壁賦》
李清照(1084-約1155)南宋著名女詞人,號易安居士,山東濟南人,出身于學術空氣濃厚的家庭,自幼受到父母的文學熏陶。在散文詩歌上均有成就,擅填詞,是南宋時期婉約派詞人的代表。“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等名句均出自于她的詩詞人,選入中學課本的有詞《如夢令》《一剪梅》。
陸游南宋著名詩人,字務觀,號放翁,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生當北宋滅亡之際,少時受家庭親友的愛國思想熏陶,搞金救國的愛國主義貫穿在他的全部創作中,臨終寫有《示兒》一詩,囑咐兒子“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千乃翁”現有《陸放翁全集》傳世,選入教材的有《書憤》、
辛棄疾(1140-1207)南宋著名詞人,字幼安,號稼軒。歷城(今山東濟南人)他出生在金人占領下的北方,后率起義軍歸南宋,力主北伐,收復中原。他的詞作氣勢豪放。抒發了力主抗金的愛國情懷。他與蘇軾被并稱為“蘇辛”著有《稼軒長短句》(長短句即詞)中學課本中選入了他的兩首詞《西江月》(明月別枝驚鵲)和《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姜蘧(約1155-1207)南宋詞人、音樂家、字堯章,號白石道人。鄱陽(今江西被陽人)一生未仕。詞重格律,音節諧美,多為寫景詠物及記述客游之作。選入課本的有《揚州慢》(淮左名都)一詞。
文天祥(1236-1283)南宋末期政治家、詩人。字宋瑞,又字履善,自號文山。他率寫抗元,兵敗被俘在囚禁中拒不投降,從容就義,他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清”是閃爍著愛國主義思想光輝的千古絕唱。他的紀事詩集《指南錄》得名于其中詩句:“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誓不休”今有《文山先生全集》傳世,
關漢卿元代戲曲作家。號已齋,大都(今北京人)生卒年代不詳,他與寫《倩女離魂》的鄭光祖,寫《漢宮秋》的馬致遠,《墻頭馬上》的白樸,并稱為“元曲四大家”作的主要代表作有《竇姓冤》《望江亭》《救風塵》等元雜劇,中學課本選入了他的名作《竇娥冤》中的第三折。
《水滸傳》我國古代描寫農民著作斗爭的著名小說,元未明初施耐庵作。一說施耐庵、羅貫中代表作,此書是在口頭傳說。話本。雜居中的水滸故事基本上再創作而成的。全 以北宋末年宋江所領導的農民起義為題材,描寫了一百零八名英雄好漢被逼上梁山聚眾起義的斗爭事跡,提示了封建社會“官逼民反”的客觀趔。選入中學課本的有《魯提轄拳打鎮關西》《智 取生辰綱》作者施耐庵生平事跡不祥。
《三國演義》我國古代優秀的長篇歷史小說,作者羅貫中(約1330-1400)元末明初小說家。名本號湖海散人。描寫了各個地主武裝集團之間錯綜復雜的矛盾斗爭。所敘人物和事件,大體上有史實作為依據,但又不完全拘囿于史實,有所取舍,有所虛構,選入中學課本的有《楊修之死》和《朱街亭》
宋濂(1310-1381)元末明初散文家。字景濂,號潛溪,浦江(今屬浙江)人,幼年就酷家讀書,家貧無書,常借書抄錄,遍觀群書,常識淵博,官到學士承旨知制誥,著有《宋學士文集》選入中學課本的有《送東陽馬生序》這是一篇贈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