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調元對聯故事(共六則)
一、聯諷狂才
李調元是清代乾隆年間的才子,他才華出眾,詩文信筆而成。一年,他路過某城, 正在看州官正為當地才子赴考餞行,不覺也被拉入席。堂中,方匾上寫著“起鳳來龍”;左面廂房放滿了當地名流的文章,稱“大塊”;右面廂房放滿當地雅士的詩文,謂 “玉珠”。忽地,席間一位書生放聲高談闊論,那語氣,連李白、杜甫及三蘇也不放在眼里。當說到當今李調元時,那狂才便陰陽怪氣地說:“李調元乳臭未干,文章不通,詩詞也如狗屁。”眾人都議論紛紛,獨李調元不動聲色地飲酒。一會兒,那州官提議,請在座各位做一個對子,上聯以“大塊”作頭,“起”字作尾,下聯以“玉珠”作頭,“來”字作尾。無論是赴考的才子、還是高談闊論的狂才都搜索枯腸,也沒有寫出半個字來。李調元從容地站起來,提筆揮就:
大塊投河,方知文從胡說起;
玉珠擊鼓,始信詩由放屁來。
大伙兒近前一看,都驚呆了,明知被罵,卻又不知此人來歷。李調元擺出傲慢的態度,再寫下:
李白詩名高千古,
調奇律雅格尤高;
元盼多少風騷客,
也為斯人盡折腰。
寫完,便擲筆離去。那幾位才子圍上來一看,原來是李調元。但都對“大塊投河”及“玉珠擊鼓”百思不得其解。后得高人指點,才知李調元是以“投河”及“擊鼓”的聲音嘲笑“大塊”文章和“玉珠”詩詞都是“不通”(撲通)“不通”的。
二、對考才子
有一年,李調元帶了個書僮赴考。傍晚來到了渡口,卻有許多人在等候,李調元也只好跟著苦等。老梢公見李調元的模樣,知道他是趕考的,便想幫他一把。老梢公對李調元說:“公子,我出個對子,你能對上,我便先渡你過河,連船錢都不要。”李調元說道:“好啊!”老梢公說道:
鼻孔子,眼珠子,珠子高于孔子;
李調元雖見上聯對圣人有所不恭,但卻也巧妙,便答道:
眉先生,須后生,后生長過先生。
老梢公揮手說道:“對得好,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