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東坡對聯故事(共十五則)
一、四小友趣對
宋朝文學家蘇軾,號東坡居士,四川眉山人。蘇軾幼年時,在家鄉讀書,同程建用、楊咨十分要好,兩人都受他帶動,非常用功讀書。一年夏天,蘇軾同弟弟蘇轍在家中無聊,恰巧程楊二人到訪,四小友便在庭中玩耍。忽然,天降大雨,四人只好龜縮堂中。此時,程建用提議對句,大家同意。程便指著庭中松樹吟道:
庭松偃蓋如醉;
一陣涼風吹來,站在廊檐之下的楊咨不禁打了一個寒顫,倒有了下聯,于是接口道:
夏雨凄涼似秋。
蘇軾笑道:“切情切景,若不似秋,如何會打寒顫?”楊咨笑道:“不要取笑,對句要緊。”蘇軾拿起一個饅頭啃了一口,見弟弟一手掩鼻,望著門外出神,忽然想起一個典故:東晉宰相謝安患有鼻炎,吟詩時帶有鼻音,士大夫處處模仿他,吟詩也捂著鼻子學他的聲音。蘇軾存心同弟弟開玩笑,也以手捂著鼻子說道:
有客高吟擁鼻,
說完,又咬了一口饅頭。蘇轍回過神來,見哥哥取笑自己,也不甘示弱,一指蘇軾手中饅頭,回道:
無人共吃饅頭。
程楊二人一時不明所以,及至看到蘇軾正在吞咽饅頭的樣子,方才大笑起來。
二、三影居士撰聯辯解
宋朝天圣年間進士張子野,擅長填詞,自認為一生有三句填得最好:一是“云破月來花弄影”;二是“嬌柔懶起,簾壓卷花影”;三是“柳徑無人,隨飛絮無影”。因此,人稱之為“三影居士。”張子野晚年隱居鄉間,畜養歌妓,每填詞之后,必叫歌妓唱之。蘇軾十分敬重張子野,但對他畜養歌妓也頗有微詞。一次,在歌妓唱完詞之后,便撰了一副對聯以為諷勸:
詩人老去鶯鶯在;
公子歸來燕燕忙。
張子野當然知道聯中意思,便寫了一副對聯回贈蘇軾:
愁似鰥魚知夜永;
懶同蝴蝶為春忙。
蘇軾接過一看,方知誤會了這位前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