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全國Ⅰ卷下水作文:《為人當有大格局》
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我發言的題目是《為人當有大格局》。正如材料所展現的那樣,齊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的功業廣受后人景仰,“管鮑之交”的故事也早已流芳千古。然而,他們三人當中,令我感觸最深的還是齊桓公。在我看來,他才是真正具有大格局的人。
有大格局者,當志存高遠。曹操曾有言:“干大事而惜身,見小利而忘義,非英雄也。”而齊桓公則是這樣一位“干大事而不惜身”的大英雄。我曾一次次試圖揣測齊桓公任命管仲為相之前的心理。他的耳畔還回蕩著箭矢嗖嗖飛過的聲響,身上還依稀可見當初箭鏃留下的疤痕。然而,終有一種力量壓倒了復仇的沖動,那是對建功立業的渴望。那是對國富民強的向往。“要想成就霸王之業,非管仲不可!”當鮑叔牙再次說起這句話時,他最終默默點了點頭。正因為有了這種為國為民的遠大志向,他才能夠放下昔日的“一箭之仇”,并對這位昔日的“仇人”委以重任,最終也得以成就不朽的功業。
有大格局者,當寬厚待人。《周易》有言:“君子以厚德載物。“俗話說:“宰相肚里能撐船。”那么,為人君者當氣量更大。老子曾如是說:“受國之垢,是為社稷主。受國不祥,是為天下王。”作為一個有作為的君王,當為國為民承受一定的屈辱與災難,并以寬厚的態度對待人民。齊桓公之于管仲如是,唐太宗之于魏征亦如是。有大格局者,能寬厚待人,也得以成就不朽之功業。
同學們,從齊桓公身上我們可以獲得許許多多有益的人生啟示。作為新時代的青年學生,我們也應該學會樹立崇高的理想,學會不為身邊的瑣事而斤斤計較,學會不因一己之私而意氣用事。這樣,我們才能真正有資格和能力成為勇擔時代重任的新青年。
同學們,讓我們共同學習齊桓公身上的優秀品質,心懷天下,志存高遠,奮發有為,砥礪前行!
我的發言完畢,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