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詞牌名家詞選1500篇大全集之851—900篇(8)
這首詞作于宋光宗趙惇紹熙三年(1192),當時詞人在福建提刑任上,并沒有實現自己的建功立業的志向,只能在頹唐之際寄情山水。
879.賀新郎·賦琵琶 (辛棄疾)
鳳尾龍香撥。自開元霓裳曲罷,幾番風月?最苦潯陽江頭客,畫舸亭亭待發。記出塞、黃云堆雪。馬上離愁三萬里,望昭陽宮殿孤鴻沒。弦解語,恨難說。
遼陽驛使音塵絕。瑣窗寒、輕攏慢捻,淚珠盈睫。推手含情還卻手,一抹《梁州》哀徹。千古事,云飛煙滅。賀老定場無消息,想沉香亭北繁華歇,彈到此,為嗚咽。
同一題材,在不同的作家筆底,表現各異;試聽“琵琶”,一到作者手里,即翻作新聲,不同凡響。這首詞借唐玄宗年間有關琵琶和音樂的典故,抒寫北宋淪亡之悲,譏諷南宋小朝廷耽于安樂。全詞以彈琵琶為喻,事實上“彈”(談)的是國家興亡之曲。
此琵琶,乃檀木所制,尾刻雙鳳,龍香板為撥,何其精美名貴!“鳳尾龍香撥”。這楊貴妃懷抱過的琵琶,它標志著一個“黃金時代”。作者在此,暗指北宋初期歌舞繁華的盛世。而“霓裳曲罷”則標志著國運衰微與動亂開始。借唐說宋,發端即點到主題而又不露痕跡,可謂引人入勝之筆。
此詞不是風花雪月之筆。開頭寫唐,實則寫宋。作者自比潯陽江客,有天涯淪落之感。昭陽宮殿已不可見,“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讓人聯想起靖康之難。讀至此,痛感之情不亞于岳武穆“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長安難望,遼陽呢?音信全無!涼州呢?一曲哀徹!漢朝故都,唐代邊鎮,如今都淪落金人之手!那唐玄宗與楊貴妃經常游樂的沉香亭,早已是一片荒蕪了!讀此有“黍離之悲”也!
琵琶,好音者看來,樂器也;閨怨者看來,傾訴也;無關者看來,一物也。而稼軒看來卻有無限家國之恨!此與碌碌鼠輩之別也!
880.菩薩蠻·送曹君之莊所 (辛棄疾)
人間歲月堂堂去。勸君快上青云路。圣處一燈傳。工夫螢雪邊。
麹生風味惡。辜負西窗約。沙岸片帆開。寄書無雁來。
這是一首送別詞,是送曹君之莊所,即去他的田莊或別墅的。全詞洋溢著作者對年輕后進的關愛之情。開頭二句勸其及早求取功名。薛能說:“青春背我堂堂去,白發欺人故故生”,發出人生易老的慨嘆。此處與之同意,言人間歲月不管愿意與否,它都要堂而皇之地逝去,時不我與,“勸君快上青云路”,求取功名,置身青云之上。開門見山,點出題旨,表達了作者對曹君的關愛之情。如何才能“快上青云路”呢?接下去二句指出要刻苦學習。作者認為,儒家思想的精義是由一代又一代的儒學大師承傳下來的,它們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根本,要真正掌握它并不容易,必須下苦工夫才能學到手。作者還認為:“學窺圣處文章古,詩到窮時風味苦。”這就是說“學窺圣處”便可寫出好文章,當然也就可以從政了。“工夫螢、雪邊”五字,使用古代苦讀的典故,勸其下工夫學習,還是很有說服力的。換頭二句勸其不要辜負家人的期望。其中前一句勸其不要貪杯。曲生,這里指酒。言貪杯好飲,雖然能滿足口腹之欲,如果因飲酒耽誤了讀書,會貽誤終身,自釀苦酒,那風味可夠受的。后一句寫家人的期望。西窗,這里指婦人的居室,言不要辜負了家人待月西窗,望其成名的殷勤之意。結尾二句諷其來書。言其乘小舟離沙岸而去,不要不寄書喲!可謂語重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