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寫人類記敘文寫作
所謂記敘文,是指以寫人記事為主的文章。分為兩類:寫人類和敘事類。本文先介紹寫人類。
寫人類記敘文的作用是通過對人物的肖像、語言、行動和與人物相關的事件的描寫,反映人物的精神風貌,表達對人物的懷念、贊美或者憎惡之情,目的在于懲惡揚善,通過審美、發現美、創造美把人們引向美。這類文章總的寫法是:引出人物(開頭)、具體對人物進行描寫(主體部分)、簡單評價人物(結尾),F分述如下。
一、開頭。
開頭的作用是引出人物,語言不要多,用三只五行文字為宜,甚至是一句話。例如:在我的記憶中,有一個人始終難以忘懷,他(她)就是某某;蛘邚氖裁磿r到現在已經多少年過去了,但是有一個人終難忘懷,他(她)就是某某;蛘呷撕CC#刻於寂c人交往,但都轉瞬即逝,然而有一個人不能忘懷,也無法忘懷,他(她)就是某某等等。然后緊接著就是肖像描寫。
肖像描寫主要介紹人的長相,也就是外貌特征,以及衣著打扮。要突出的是和一般人不一樣的地方。這個人可以很美,也可以很難看。可以寫得非常詳細,也可以寫得非常簡略。例如《水滸傳》中對潘巧云的描寫,用了130多字;而對陸虞侯的描寫“五短身材、四十上下年紀、白凈面皮、沒甚么髭須”僅用了18字;魯迅在《阿長與山海經》中寫長媽媽只用了“黃胖而矮” 四字。
既然如此,那么到底是詳寫好還是略寫好呢?本人認為,凡是肖像與人物的命運有關的,就應該詳寫,比如揭示紅顏命薄類;凡與命運無關的,就應該略寫。至于怎樣才能寫好,則需要多研究前人的寫法,尤其是《紅樓夢》、《水滸傳》和《三國演義》中對人物的描寫。
在肖像描寫之后還要有對人物進行簡單的評價,其作用是揭示寫作目的。內容是要寫出你對這個人物的懷念、感激、愛戴、敬慕或者憎惡之情。
二、主體部分。
這一部分主要是通過寫事件、語言、行動以及心理活動等表現人物的豐富內涵。主體部分需要用幾個段落來寫,這些段落,可以通過事件來展示人物形象;也可以通過語言、行動、心理描寫甚至于潛意識來表現人物,每種用一個段落。
至于具體的寫法,可以用關于人物三至五件事來寫。例如:某年月日,有一件什么事(具體敘述事件過程);還有某年月日,有一件什么事(具體敘述事件過程)……這樣,通過幾件具體的事例,從不同的側面,就能揭示出這個人物的形象。例如有人寫回憶老師的一片記敘文,它是通過寫老師當年的教課、畢業后的一次邂逅、十年后的京城相遇、二十年時老師在網上評他的文章以及二十七年后老師的一次前來看望五個場面來展示恩師。通過敘述情景、展示語言、表現行動,令師生之情歷歷在目,老師胸襟的廣博與偉大躍然紙上,真摯感人。
也可以用一兩段通過事件來展現,另外兩三段分別用語言、行動等來展示人物。其實,最能展現人物風采的是一些潛意識的活動。例如描寫某人,看到民不聊生的情景或者他人的痛苦而不能幫助時痛苦不堪、唉嘆不已!就這么輕輕的一嘆,我們就能看到他的內心世界是多么的仁慈。還有,有人在地震因保護學生身負重傷,昏迷數日蘇醒后的第一句話是“我的學生在哪里?”在舟曲的泥石流中,有一個母親將孩子托起,一舉就是幾個小時,直到離開人間還保持著那個動作,終于使孩子得救。還有,在一次的沉船事件中,因為人多救生艇小,在最后剩下一個人不能上救生艇時,一個孩子哭著要媽媽,一位女大學生竟然少做猶豫后毅然上了破船,對孩子的媽媽說“你上救生艇吧,我沒有孩子,沒有牽掛!”這些場面,這些語言,是多么感人啊!如果我們能夠捕捉的這些語言、這些場面、這些行動并寫進文章的話,我們的文章自然真實感人。
這一部分寫作,要注意圍繞中心選材的問題,就是你選的材料要為你的中心服務。另外,對事件的敘述,或者情景的交代,要既準確、鮮明、生動又簡明、連貫、得體。寧簡練、勿繁雜。
三、結尾部分。
這部分內容,要進一步對人物評價,再次表達第一段末尾的情懷。結尾要注意切記過長、拖泥帶水,要干凈利索而又留有余味,給人啟發。
還應該注意,文章中所選人物,最好是正面人物,或者滿含正能量的人物;所選事件,應該是能給人力量、或者啟發的,就是要有教育意義,而不能寫一些雞毛蒜皮的無意義之事。
另外,還應該注意立意要高遠。至于高遠的方法,只需你歌頌美、向往美、塑造美的、而揭露、批判和鞭撻黑暗、丑陋,就是立意高遠。要的是自然流露,而不能刻意追求,甚至于故意表白。只要你寫的是這些內容,你就只管敘述,高遠的立意自然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