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記敘文寫作的高分策略(2)
1.文體凸顯特征
寫啥像啥,寫啥是啥。增強文體“標準”意識,選定了記敘文就要按記敘文體的規則和要求行文。寫人敘事應以敘述、描寫為主,調動一切描述手段,對人物、事件的要害部分繪聲繪色,細膩地進行具體化的敘述、描寫,使之“血肉”充實豐滿。議論、抒情要恰到好處,切不可過多,以免“四不像”沖淡了記敘文應有的文體特征。議論必須抓住“時機”,只需在文中高潮或最有意義的地方,用寥寥數語“畫龍點睛”,點出要旨。抒情從議論中提煉,滲透在具體記敘描寫之中,注意分寸,不宜長篇抒發。
2.情感自然抒發
真情實感是寫作的生命線。真實的感受,真實的感情,真實的感悟,真實可謂決定一切。真實從何而來,惟有寫最熟悉的東西,寫那些感動過自己心靈的東西。生活中的平凡人、平凡事,只要感受獨到,披情入文,以我手寫我口,我手寫我心。寫作是用心表達的藝術。在“真實”的基礎上將自己的所思所想、所見所聞、喜怒憂樂、生活百味等形諸筆端,談一點感觸,講一些體會,做到文從字順、事具意全,定能觸動閱卷者內心的柔軟。
3.模式精巧構造
事實上過于模式化、套路化的作文,是得不了高分的。必要時可以嘗試著改換一下文章的“外殼”,匠心獨運記敘文的基本結構式:契入(用外貌、語言、環境、細節入題)+鋪墊(簡述幾個事件)+高潮(詳敘典型事件)+點化(用點睛的議論或抒情句收束),可采用片段式、日記體、題記后記式、廣告式、書信體等特殊的結構形式謀取特殊效果。時間可以暗示交代,或將抽象的時間概念巧妙地寓于生動逼真的景物描寫之中;故事發生地點和人物的交代可以一筆帶過;交代事件起因、經過、結果時,并非平均著力,一定要從表達中心思想出發,有的概述一筆,有的深化一筆。
4.選材平中見奇
深入人心的名篇都是通過寫平凡人生、小人小事來顯示獨特韻致。一般來說,近在眼前的人、事“是什么樣子”,大家都能看得到,如果文章僅僅為了說明盡人皆知的現實情況,立意也不過如此。對尋常的生活小人小事能否深入感悟,能否品味出特有的哲理,是考場作文寓有深意的又一妙招。若能敏感地從那些表面看來平淡的人、事發掘出新意,作文就具有廣度、深度和新穎度。此外,人、事應該是真實的,但也不是非真實不可,只要符合生活邏輯,就是“真實”。
5.情節動人心魄
懸念、巧合、意外、誤會、抑揚、鋪墊等寫法會化腐朽為神奇,倒敘、插敘、補敘等敘述會增加曲折。需要強調的是,情節波瀾起伏固然是記敘文的寫作追求,不過單純的靠情節在考場上顯然已不足以取勝。考場記敘文,閱卷老師最看重有沒有場面描寫,看場面描寫時,老師又最看重有沒有特寫鏡頭。為此可以借鑒電影藝術的表現手法,對人物、景物的局部特征加以濃墨重彩式的描寫或精細刻畫,尤其要將人物的動作和神情細致描繪。當筆力集中于此,亦足以尺水興波。
6.語言文采斐然
孔子云:“言之無文,行而不遠。”實際上用語言的恣意揮灑來張揚考場作文個性化的境界,早已是考場作文成功的最為公開的秘密。作文語言是否有韻味張力,具體指向:(1)用詞貼切,詞語生動富有生命表現力;(2)巧用句式,長句與短句、常式句與變式句、整句與散句錯綜搭配;(3)善用修辭,靈活運用多種修辭手法;(4)意蘊豐富,典雅俚俗都可口、可耳、可心。語言運用達到此標準的文章也就達到了另一種境界與高度,體現考生寫作潛能的“文采”還可以彌補發展等級其他方面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