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材料作文導寫訓練(10)
6、閱讀下列材料然后按要求作文。
果戈里在自己的作品發(fā)表之前,有先請別人提意見的習慣。有一次,他寫好一個劇本,把當時最有名的詩人茹如科夫基請來。一吃完午飯,他就開始朗讀自己的新作。年邁的茹科夫期基有睡午覺的習慣,聽著聽著,不覺打起盹來了。過一會兒,詩人睜開眼睛時,果戈里對他說:"你看,我希望聽到你的意見,而你的瞌睡就是最好的批評。"說著,就把劇本投入了火中。
要求:就這則材料,寫一篇評論文章,自擬題目,不超過800字。
審題過程:
可供選擇的角度:
A、嚴格要求出精品
B、虛心是完善的重要條件(上兩個是本質意義)
C、要敢于"推倒重來"(這是從A、B項生發(fā)出來,從另一角度贊揚果戈里)
D、對自己創(chuàng)造的成果應取審慎態(tài)度
E、何必付之一炬(這兩個是逆向思維,在未弄清作品的要害之前,倉促焚毀不一定就是嚴肅的態(tài)度。)
7、閱讀下列材料然后按要求作文。
有個魯國人,擅長織麻鞋,他的妻子擅長織白絹。他們想到越國去居住,于是有人對他們說:“你們將會貧窮不堪了。”這個魯國人問他是何道理,那人說:“麻鞋是穿在腳上的,而越人是赤腳走路的,白絹是做帽子的,而越人是披發(fā)的,你們夫妻的特長,在越國是無用武之地的,怎么不窮呢?”這一材料,就可以根據上面所講的四個角度來立意。
立意提示:(1)橫向立意:就是在思考問題的過程中,思維順著原材料所告訴讀者的指向去考慮。據此,我們順著原材料分析就會發(fā)現(xiàn),由于越人赤腳走路不戴帽子,那么魯人到越國去必然會窮。這就告訴我們無論做什么事,都不能脫離實際。這種立意的好處是能緊扣材料的基本傾向、主要觀點,因而不會出現(xiàn)偏題、走題的現(xiàn)象。
8.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海灣戰(zhàn)爭前夕,該報記者到駐沙特的美軍陸戰(zhàn)隊采訪,驚奇地發(fā)現(xiàn),在沙特的帳篷里,在待命的軍艦上,美國官兵正在讀中國的《孫子兵法》。據說,有個軍官匆忙出征,忘記帶上這本書,趕忙寫信給妻子,讓她把書航寄到前線。陸戰(zhàn)隊司令格雷將軍指令:《孫子兵法》為陸戰(zhàn)隊官兵的必讀書。(節(jié)選自張雨生《海灣戰(zhàn)爭與孫子兵法》)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可以從一個側面、一個角度構思作文。自主確定立意,確定文體,確定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容或其含意范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9.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個人走到樹林里,砍倒一棵樹,動手把它鋸成木板。他把樹干的一頭放在樹墩上,自己騎在樹干上,動手鋸起來。他往鋸開的縫里揳進一個楔子,然后再鋸下去;過了一會兒他又把楔子拔出來,朝下移到一個新地方揳進去。
一只猴子坐在一棵樹上,看他干活。
這人躺下打盹時,猴子爬下來騎在樹干上,也用鋸鋸起來。但當它拔出楔子時,樹干一合攏,夾住了它的尾巴。它極力掙扎,尖聲大叫。
那人被鬧醒了。他把猢猻打倒在地,用繩子把它捆起來。(陳運德等譯《世界著名寓言一百篇》)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可以從一個側面、一個角度構思作文。自主確定立意,確定文體,確定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容或其含意范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10.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很多年前,一個小小地區(qū)里的人說起話來沒有一個不口吃,走起路來沒有一個不跛腳,更奇怪的是,這兩種缺點竟被視為才能。一個外地人不瘸不拐地走來走去,本以為這兒的居民定會羨慕他的走法,誰知當?shù)厝艘姾笈醺勾笮,急切地喊著?ldquo;快教這位外地人怎樣走路吧!”這位外地人認為有責任駁斥他們:“是你們又瘸又拐,不是我。”他高呼:“你們必須改變這種不好的習慣!”當?shù)厝艘宦犓f話意然不口吃,都哄起來,吼道:“他這樣說話太丟臉了!”他走遍這一地區(qū),到處受到譏笑和嘲諷。(陳運德等譯《世界著名寓言一百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