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外名著導讀:《官場現形記》揭露官場黑暗的經典小說集
《官場現形記》是晚清譴責小說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內容以晚清官場為描寫對象,集中描寫封建社會崩潰時期舊官場的種種腐敗、黑暗和丑惡的情形。這里既有軍機大臣、總督巡撫、提督道臺,也有知縣典吏、管帶佐雜,他們或醒靛卑鄙或昏聵糊涂或腐敗墮落,構成一幅清末官僚的百丑圖。《官場現形記》凡六十回,近八十萬字。本書寫作手法略似《儒林外史》,由一系列獨立的人物故事連接而成。光緒二十九年(1903),《官場現形記》最初連載于《世界繁華報》,隨寫隨刊,因而結構顯得雜亂散漫。
本書開篇講的是陜西同州府朝邑縣有趙、方二姓,趙老頭孫子中了舉人,姓方的眼熱,便請一個舉人老夫子王名仁來給他兒子老三做私塾先生,但老三不聽王舉人的教誨。趙老頭的孫子趙溫赴京會試,邀錢典史同路。錢典史與他大談做官撈錢之道。趙家仆人假派人來趙家報喜考中,騙走十兩銀子。其實趙溫并未考中。黃道臺為太太補祝壽,大發橫財,何藩臺賣官按價論官,收了王夢梅一萬二千塊,任王為至山縣縣官,王一到任就貪污潛米錢。膠州副將王必魁,平時不練武,克扣糧晌,鴉片吸得臉發青,射箭支支不中。陶子堯從時興書刊抄了外國商業介紹的文字,被不懂商業的撫院任命為購置機器的買辦,陶得到二萬兩采辦費后,就到上海去嫖娼。在上海辦戰事撥款時,胡統領獨吞軍費38萬。新撫臺上任提倡節儉,眾官吏一律穿舊衣,比誰穿的破爛,結果舊衣褂價格大漲。羊統領的朋友田小辮子,是個什么也不懂的觀察,居然上條陳給制臺敘說制軍大計,想當大官。條陳內容為:1.出兵打仗,不準兵吃飽,因為貓捉鼠:吃飯要睡懶覺;2.炮臺打敵船,敵船自西來,朝東打;若自東來,朝西打;3.給所有士兵剃去一條眉毛;4.給所有士兵都畫上花臉。羊統領有個朋友叫余茸臣,余想謀求一個肥缺,竟然將上司趙大架子約到妓院去,自寫保折由他推薦。唐二亂子花了幾萬銀進貢,只封了個四品頂戴,他現時已是二品;湖廣總督有12位姨太太,余某便去找第12姨太太買好缺。有外國兵船來訪,武官將自己的履歷高舉過頭跪迎洋大人。山東巡撫竇撫臺請個洋人來當顧問,洋人是個不學無術的流氓,搞軍事法律都不懂,最后為了洋朋友雇挑夫不給工錢,還要撫臺辦挑夫,撫臺覺得洋顧問太過分,未答應,洋顧問居然揪住撫臺領子叫著上北京評理,結果是撫臺賠了洋顧問一年薪水了事。……黃二麻子賺到錢便去捐官。他進了山東的藩臺衙門,聽說藩臺家正鬧捐官。藩臺給大太太兒子捐了道臺,給大姨太兒子也捐了官,二姨太才懷孕,也吵鬧著要捐官,三姨太未懷孕,也跟著大鬧要給兒子捐官;全家幾天幾夜未睡覺。黃二麻子認清了“千里做官只為財”。甄學忠也靠買料發了大財,做了道臺,便叫黃二麻子把父親甄守球從京城迎到山東來做老太爺享福。
本書直指封建吏治習性與官場黑暗腐敗,整本書幾乎沒有好人,只有壞人。作品揭露和抨擊了清政府官僚機構的黑暗與腐敗,是清末官僚統治集團的真實寫照。所涉及的官僚十分廣泛,這些大大小小的官僚胥吏,雖然地位有高低,權勢有大小,手段有不同,但都是“見錢眼開,視錢如命”,為了升官發財,無不蠅營狗茍,貪贓枉法,殘害百姓,出賣國家以致最后出賣自己的靈魂。
《官場現形記》對晚清官僚集團作了比較全面的揭露,對黑暗腐敗現象予以盡情地嘲笑和諷刺。
本書急于表現當時中國半封建、半殖民的時代特色,著重揭露官僚的“齷齪卑鄙”,在內容上少了細致的修飾,人物缺乏典型化,描寫過于渲染夸張、筆無藏鋒,內容顯得不夠耐人尋味。其劇情大同小異,寫之又寫,難免雜沓重復。
《官場現形記》在揭露丑惡事物時少了《儒林外史》那種含而不露、輕描淡寫卻入木三分的功力,但卻多了幾分酣暢淋漓的快意。這和《官場現形記》在報紙上連載的形式有關。報紙作為載體要求文字適應一般讀者,類似文化快餐。當然,由此也帶來一些夸飾過分的地方,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諷刺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