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場作文如何結尾,方能吸引住閱卷老師的眼球
俗話說:“編筐編簍,全在收口。”文章的結尾同開頭一樣,是文章結構的有機組成部分,是其內容發展的自然結果。元人喬夢符認為,好的結尾應像“豹尾”,短小精悍,剛勁有力。明人謝榛說:“結句當如撞鐘,清音有余。”即結尾要言有盡意無窮,有余味耐咀嚼。清人李漁說:“終編之際,當以媚語攝魂,使人執卷流連,若難遽別。”要讓讀者讀完文章不能釋懷。精彩的結尾,能為文章增光添彩,從而收到“回眸一笑百媚生”的效果。下面從高考佳作中歸納出十種結尾方法,供廣大考生借鑒。
一、 點睛式結尾
這種結尾用凝練簡潔的語句歸納總結,畫龍點睛,揭示中心,,點明文章主旨,起到卒章顯志的作用。如2011年江西高考滿分作文《樂在無愧于天地》結尾:
坦蕩一生。仰天,云淡風輕;俯地,生機勃發。樂在無愧于天地!
寥寥數語,就對全文進行了總結,點明題旨,收尾自然而圓滿。
二、 引用式結尾
用名言、俗語、警句、歌詞、詩文結尾,收束有力,余音繞梁,使文章活潑而有文采。如2007江西高考佳作《語文,想說愛你不容易》的結尾:
新時代,當全球化的步伐加快,網絡代替書信,“HELLO”代替“你好”,語文,想說愛你真不容易。當“一種相思,兩處閑愁”的憂傷不再,當“落花流水春去也,天上人間”的感慨不再,當“抽刀斷水水更流”的惆悵不再,當“雁字回時,月滿西樓”的場景不再,當“夜夜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的春思不再……我聽見了自己心弦斷裂的聲音。我在愛語文的路上,踽踽獨行。
結尾引用眾多古詩文名句,鋪寫作者對“語文,想說愛你不容易”的憂思,讀來氣勢充沛,耐人尋味。
三、設問式結尾
在文章結尾設置疑問,啟發讀者思考,收到“言有盡而意無窮”的表達效果。2005年甘肅高考佳作《米盧與孔明》結尾——
為何千年的文化積淀卻讓我們越發的功利與短淺?為何我們在現代社會里沐浴著文明,卻在心中滋長著狹隘?米盧與孔明,我們的對待又為何如此不公?我們是否也應該重新審視,怎樣對待忘記與銘記?
結尾一連串的發問是作者對現代文明社會經過深邃而理性思考和深沉品味之后的升華,令人深省,引人警醒,催人奮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