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實題虛寫”與“虛題實寫”例說(4)
如何化“實”?從生活中尋找細節,從自身的經歷中搜尋典型的細節材料,但應避免千篇一律,否則就會失去個性,流于平庸。其實,千人千面,親人不同,表達親情的方法也不同。只有用自己的筆抒寫自己的內心世界,才能突破平庸,使作文綻放異彩。如《我想握住你的手》一文:
我想握住你的手
你的手我的手
在我的印象中,你的手大大的,而我的手小小的。你的手總是可以輕而易舉的把我的手包起來,或者把我的整張臉蒙住。盡管我努力地掙脫,卻從沒有成功過。
在我的印象中,你的手好神奇,而我的手笨笨的。你的手總是可以變出我想要的東西,可以在我的小電子琴上彈奏出那么美妙的樂曲。盡管我私下嘗試過好多好多遍,卻總是彈不出你的旋律。
當你握住我的手
還記得你握著我的手唱歌,唱《小白楊》、唱《九月九的酒》,那一晚我唱得好響亮,我知道,那是因為你在我的身邊,因為有你握著我的手。
還記得你握著我的手去放風箏,我們肆意地奔跑,肆意地歡笑,看風箏越飛越高,我卻貪婪地不肯離開你的手心、你的懷抱。
當你握住我的手,我的世界再沒有畏懼與寒冷;當你握住我的手,我擁有的永遠是一片晴空;當你握住我的手,我真的是一只風箏,即便是飛起來了,線卻還在你的手中。
我想握住你的手
無數次,我想讓你握住我的手,給我溫暖、給我勇氣、給我愛,告訴我,你就在身邊。
無數次,你握住了我的手,給我溫暖、給我勇氣、給我愛。可是那一次,當我應該握住你的手時,我卻沒有。
你躺在病床上,帶著呼吸器,我看到你痛苦的表情、聽到你急促的呼吸聲。我在你耳邊輕輕地呼喚著你,我知道你想要睜開眼睛,我知道你想要握住我的手。我很想、很想握住你的手,可不知道為什么,我竟沒有……
你在與死神做殊死的搏斗,我卻沒有握住你的手,給我勇氣;你的體溫漸漸散去,我卻沒有握住你的手,給你溫暖;你用力的呼吸,想要去爭取一個奇跡,我卻沒有握住你的手,給你愛的信息……
好想好想握住你的手,讓你笑著努力把手抽回;好想好想握住你的手,讓我的體溫注入你的掌心;好想好想握住你的手,讓我用一生的時間把你一世的恩情償還;好想好想握住你的手,對你說:你的前半生我無法參與,你的后半生我奉陪到底……
【簡評】寫父親的“手”,寬大、神奇,握住“我”手時,傳遞的是父愛,無言卻勝似千言萬語的真摯關愛,對習作者寫了生活中的幾個“點”(小事),然后著力寫“我”感化后想握住父親的手,而選材時卻置于父親臨終時的情景,這讓“我”感恩父愛、報恩父愛的情懷真摯、更感人,主題更得到了彰顯。文章以點帶面,從小角度切入話題,使父女親情顯得更具體,給人留下了刻骨銘心的印象。父親的“手”是貫穿全文的一個物線(實),其內涵則傳遞了一種親情(虛),“虛”是在“實”所串連的細節上挖掘出來的。
可見,寫作當中融匯著作者的深情奇想,冥心遠思(虛境),而這又必須從實存的人、事、物中提煉出來,并且傳遞給讀者的是美、是真,這與處理好作品中的虛實關系是分不開的。
筆者建議,平時我們學生應練一練片斷小文,注入“虛實互見”的寫作思路,必有好處。有一學生借鑒此法寫了如下一文段:
他飛快地拉開窗簾,然后推開窗子,面對東升的旭日,大口地吸了一口氣:“多好,太陽每天都從我的窗前升起。”
這么一小段文字,表面看是實寫,實際是虛寫,虛寫出了什么呢?是作者對生活充滿了信心和希望(這一點在文中只是暗示而未直白),文章有這樣的內容,定會于發展等級中獲得不低的分數。
作文須“言之有物”,且“文以載道”。“物”,實也;“道”,虛也。望學生明了虛、實的概念,深悟兩者的關系,寫作的泉流就永遠不會枯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