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屆南昌市二模作文樣文(3)
標準固好,難比師長除枷,樂得豐富孩童精神境界。前一位老師,讓學生依樣畫形,這是讓眾童知曉法式、模范,也是傳達循規蹈矩、嚴謹奉行的人生理念;后一位老師,把既成圖案隱去,留給孩子空間自由繪畫,其意寓含鼓勵自我,隨心創作理念。不能說老師孰是孰非,但要明白,孩童成長,終將步入復雜多樣社會,遇見不同的人,面臨繁復棘手的問題。固守標準答案,精神缺少多樣性和包容性,是難以有效解決變化問題的;而從“千奇百怪”的圣誕樹中,他們會領悟到,人之所見,因人而異;物之所法,隨機而變。這無疑是有利于他們精神境界的提升、綜合素質的培養。正如鄧小平“覆蓋”蘇聯和西歐已發展而成的政治藍圖,獨具慧眼地引領國人走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復興之路。師長之行,亦應效此。
圣誕樹是照著墻上畫還是讓孩子“我手畫我心”,看似是老師的無心之舉,實則包含教育真諦。我之所見:依樣畫形,不若鼓勵無拘創作。
教育應鼓勵人們多樣發展
照著模子畫出的圣誕樹固然好看,但卻失去了個性的光芒,而孩子們畫出的千奇百怪的圣誕樹也許并不全然好看,但卻閃耀著人性教育的光輝。教育的本質應當是鼓勵人們活出自我并教會人們如何最好地活出自我。因此,于我而言,我不愿要那美麗卻千篇一律的圣誕樹,而更愛那千奇百怪獨具特色的圣誕樹。
龍應臺曾在《野火》中批判臺灣的中學是“機器人加工廠”,出來的學生個個都是專業知識掌握得十分詳盡,可卻不一定知道地區領導人是誰的“背書機器”。他們就是那些只會畫一模一樣的圣誕樹的孩子?烧缢渍Z所說:“世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葉子”,每個人的成長軌跡、性格品質都不同,如何能簡單以一個標準去要求每個孩子呢?物理中以“熵”來表現系統的無序策劃你孤獨。自然界的一切事物均有向著熵增方向發展的趨勢。如果教育是抑制孩子個性的發展,那么就是朝著熵減方向發展。這豈不是說教育是違背自然發展的規律的?
如果你的回答是“Yes”,那可真就滑天下之大稽了。眾所周知,教育是讓人們獲得更多的知識,使人具備在所處社會體系中生活的能力。教育對人類進步的意義是不言自明的。但教育決不是死板統一的標準與規定。教育是啟發孩子,讓孩子在自身生長情況的基礎上將自己的特點發揮到極致。故孔子有言,“因材施教”?资ト擞趲浊昵熬兔靼走@道理,并將其付諸對自己學生的教育中,故有門下三千弟子、七十二賢人的美名。
現在的我們常羨慕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的盛景、民國時期才子佳人輩出的繁榮,可曾有人想過為何?原因無他,不過是當時的社會教育鼓勵人們多樣化發展罷了。西方自啟蒙運動后,思想自由,故文藝發展繁榮,科學技術進步,將固步自封的中國遠遠甩在身后。蘋果手機在中國市場盤踞老大地位后,人們反思,為何中國出不了喬布斯這樣的人才,究其原因,我們的應試教育壓抑了學生的多向發展與自我選擇的空間。
教育鼓勵人們多樣發展的意義并不僅僅在于對個人、對國家、對社會,更是對人類。自遠古到現代社會,人們對工具的發明和使用推動人類社會不斷向前發展。如果教育是讓人們統一使用石器,人們是否還會有如今便利的信息時代?教育培養不同類型的人才,使他們投入到人類社會的建設中,為人類的前進添磚加瓦。
標準的圣誕樹畫得再多, 它仍是那顆圣誕樹,沒有進化;富有孩子想象的圣誕樹再奇怪,它也蘊含不同的生命力。教育正是讓孩子們的這些不同茁壯,最終成就獨特的自己、繁榮的國家、生生不息的人類社會。
快樂本無統一,教育無須求同
老師指導一群孩子畫出了幾乎一模一樣的“快樂的節日”主題圣誕樹,而當他們拿去模板脫離指導自主再畫一次則創作出各種千奇百怪的樹。這兩次畫樹第一次雖畫得很好卻過于刻板,第二次雖千差萬別卻體現了孩子個性化的理解,引發了眾人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