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難點分析
高考作文難點分析
一.準確把握作文的“話題”
話題作文是近些年使用頻繁的一個考試作文形式,主要是用一個故事、寓言或名言警句的特定材料引出作文的“話題”。這次話題作文材料的大意是,有一位登山者,途中遇到了暴風雪,卻碰到了一個凍僵的人,他的心靈深處經過“翻江倒海之后”選擇了將這個快要凍僵的人救醒,共同走出了困境。試題提示中說,“也許不是人人能夠碰上這樣的生死抉擇,但是我們生活中也會面臨一些觸動心靈需要作出選擇的事情。那時,我們是怎樣選擇的?又應該如何選擇呢?”并要求以“心靈的選擇”為話題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只要考生圍繞“心靈的選擇”選材,無論所寫內容是親歷的,還是遇到、見到、聽到或想到的,都算是符合作文要求。
在這個作文試題中,最主要的難點是故事材料與作文話題的聯系與區別。在這里,登山 者救 人的故事只是引發作文話題的基本材料,而“心靈的選擇”才是從中引發的作文話題,也是展開作文思路 的切入點,考生應該圍繞著“心靈的選擇”建構作文思路。但是,有不少考生沒有正確理解話題作文與普通材料作文的本質區別,錯把材料當成了作文的話題,版面地關注 了材料中的其他 因素,比如“助人為樂”、“奉獻愛心”等等,從而忽略了“心靈的選擇”這一特定的話題要求,導致了對題意的偏離。
在準確把握了材料與話題的區別之后,一個重要的問題還在于對話題本身的理解。在“心靈的選擇”這一話題中,“選擇”和“心靈”是兩個不可分離和偏廢的相互關聯的審題內容。在這里,既要求作文體現出“選擇”,而且還要體現出“心靈”的“選擇”,從“心靈”的角度展示行為主體內在心理的矛盾沖突。有些考生雖然也領會到了“選擇”這一基本的話題內涵,但是并沒有展現選擇過程中的心理矛盾,僅僅圍繞一般性的“選擇”展開自己的作文思路,從而 也沒有能夠更好地緊扣作文題意,進而導致了作文成績的一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