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學生多做限時作文
在我們平時的作文教學中,往往忽視成文時間的限制,有不少教師常常將文題布置給學生后,讓其帶回家去完成,而把作文課時用來進行課文教學。表面看來,這樣做既未影響學生的作文訓練,又擠出了一些時間來學課文,豈不是兩全其美。其實,這種做法弊多利少,不利于學生作文水平的真正提高。
第一,學生的思維能力在作文過程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在整個語文教學中,思維能力訓練是其重要的內容之一,而作文則是學生思維能力高低的集中體現。思維積極、活躍、范圍廣泛的學生,其作文質量必然就高。否則,便會認識膚淺、狹窄,思想單一、僵化,表達也會空乏、干癟。限時作文實際上是對學生進行高強度、高效率的思維訓練,可極大地培養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久之,便能迅速地對所掌握的大量素材進行多向思維,精心選擇構思,從而寫出生動活潑、內容豐富的好文章。
第二,現在有不少學生缺乏作文的積極性,作文水平相對不高,有些學生迫于老師的要求,或對范文改頭換面,或干脆全文抄襲,權為應付。限時作文則要求學生當堂完成,而且有老師當面監督、指導,學生沒有機會查找現成的作文,只好自己動腦動手,從而有效地避免了抄襲現象,逐漸增強自己作文的興趣,作文水平也就慢慢地提高了。
第三,我們經常發現,有些寫作水平較高的學生在應試時作文不一定就寫得好,或思維混亂,審題失誤;或思維阻滯,難于成文。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不適應考試作文對快速思維能力的要求,臨場慌亂,形成心理障礙,水平沒發揮出來,即“欲速則不達”。平時注意培養即時作文的習慣,則有利于學生考試時臨陣不亂,鎮定如常,得心應手,發揮出最佳水平。
總之,我們平時應讓學生多做一些限時作文,切實加強學生的作文能力和應變能力,養成即席而賦的習慣,在任何環境中都能寫出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