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審題達標技法(15)
訓練題(二)
這一組題的共同特點是每個題目均由幾個并列短語組合而成,每個單元之間均有密切聯系。
①要揭示題目三個概念的辯證關系,如:并列關系、包容關系等,以便抓住重點展開議論。
②學生、家長、老師三者間的關系可用公式表示:家長→學生←老師。即要想學生表現好,必須把家長、老師的教育結合起來,只有這樣才能培育有用人才。
③注意三者間的相互聯系,\"閱讀\"是\"寫作\"的基礎,\"寫作\"功夫的多少決定著\"應試\"水平的高低。
④此命題是層遞關系,\"模仿\"是為了\"借鑒\",更是為了\"創造\",在此基礎上立意就容易了。
⑤\"輸血\"是外來的,\"造血\"是自己的。本命題要注意的是比喻義;可以聯系自己的學習和整體素質來談。
訓練題(三)
這是由三個概念關系的詞語組成的命題。寫作時,不能只寫一個概念而忽視其他兩個概念,可以側重其一兼顧其二。構思時,首先著眼于總體,闡述\"青春是美好的\",接著從現實出發,從小處落筆,點明:\"同是青春,可能會燃燒發光,也可能會黯淡失色\",\"未來\"是它們的試金石和顯示器。文章重點要放在\"只有用理想和知識充實自己,才能有燃燒發光的壯麗青春\"這一層意思的闡發上。\"知識就是力量\",只有通過學習、實踐,才能獲得知識。文章的最后應轉入對\"青春與未來\"的闡述上,青年總是要走向未來的,當代青年是跨世紀的建設者。未來對青年有更多更高的要求,因此,當代青年必須掌握更多更新的知識。
訓練題(四)
對這個材料,要作辯證分析。\"三個要點\"應該是有條件的,且在一定的范圍內才是真理,這是材料中隱含的信息。敢于與命運抗爭是立論的基礎。
訓練題(五)
這里要肯定韓琦長于透過現象看人的本質。如果寫成韓琦憑表面現象看人,則是對\"此人額上隱然有塊隆起\"一句未看清楚,這一句說明:決不是不小心碰的,而是\"磕頭\"磕的。
訓練題(六)
這是一則比喻型材料,要求對盤馬勁射圖整體認讀,取其整個圖像的比喻、象征意義,去影射、類比現實中與之有相似之點的人或事。
訓練題(七)
兩則材料有共同之處。當矛盾以尖銳激烈的外在形式存在時,表現為不可調和、你死我活,人們易覺察,易保持高度警惕,特別小心謹慎;反之,當它以潛在的形式存在時,表現為不易覺察的漸變,人們易松懈、麻痹、放松警惕。本材料的題旨是,警惕軟刀子殺人,當心平地跌跟斗,要有危機感等。聯系實際,如警惕糖衣炮彈,防微杜漸,時時勿忘加強自身修養等。
訓練題(八)
這兩種人的觀點看似對立,但進一步分析,是兩種不同的價值觀的問題。所以,兩者的\"關聯點\"就是人生應樹立怎樣的價值觀,是奉獻還是索取。
訓練題(九)
怎樣讀畫?要看畫中主體,即人或物的行為,他(它)在做什么?怎樣做?神態如何?反映了怎樣的觀點?如果有幾幅構成系列,則應把它們聯系起來,它們描述了一個什么樣的變化過程?這個過程反映了什么?然后看標題,標題往往是\"文?,起點睛作用。
本幅畫中一個人頭冒熱氣,在賣力地砍樹。砍什么樹?不正之風。效果怎么樣?一棵樹已經砍倒四次了,但又冒出第五棵,也就是人們常說的\"不正之風屢禁不止\"。再看題目:\"不得法\"。方法不當,為什么?因為斬樹沒有除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