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選材達標技法(14)
(七)閱讀下列習作,分析其論據運用有何不妥。
①水滴所以能致石穿,得力于水滴對石頭的鉆力和擠勁,成功于持之以恒。我在此提倡\"水滴石穿\"這種精神,原因在于世界上要辦成任何一件事,都必須持之以恒,付出氣力。學習上優異成績的取得,靠學生擠時間、認真讀書、刻苦鉆研;科研成果的獲得,靠科技人員孜孜不倦地探索、苦戰;亞運會金牌的奪取,靠運動員平時嚴格訓練,靠賽場頑強拼搏;企業經濟效益的提高,靠職工的聰明才智、艱苦勞動;農業豐收的取得,靠農民揮灑汗水、辛勤耕耘;等等。所有這些都說明,不管干什么事,凡要取得成績、得到成功,一要吃苦,花氣力,二要堅持不懈,持之以恒,二者缺一不可。(《從\"水滴石穿\"談起》)
②\"欲速則不達\",就是說辦事情因不按事情發展規律,過分求快,結果卻落了個失敗。實踐中,不少人因不看重這個道理而吃了大苦頭。我國明末農民起義,本來戰勢大好,但領導者卻急于登基享樂,沒顧及明朝統治者的殘余勢力,結果不但起義失敗,領導者李自成也賠了性命。(《欲速則不達》)
③論\"笨鳥先飛\"
\"笨鳥先飛\"這句俗語很多人知道它,也能夠洋洋灑灑地把它解釋得清澈透底,甚至還能舉出一大堆古今中外的例子來自圓其說。然而,當老師用\"笨鳥先飛\"來激勵一些成績落后的同學時,當工廠領導用\"笨鳥先飛\"來激勵一些技術還未到家的工人時,他們常會憤憤不平地說:\"誰是笨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