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結構達標技法(6)
2議論文
議論文的結構通常分為并列式、總分式、層進式和對照式四種。
并列式:先提出總論點,然后列出分論點,從幾個方面對總論點加以闡發,幾個層次的聯系是平等并列關系。并列式是議論文中最基本的結構方式。
總分式:先提出中心論點,然后根據中心論點中提到的幾方面內容,逐項展開論述;或圍繞所要論述的中心問題,在逐步論述分論點的基礎上(先分說),再總說,即由個別到一般,由具體到概括。
對照式:在論證中,把兩種事物(或意思)加以對比,或者是用另一事物(或意思)來烘托某一事物(或意思)。
層進式:文章各層次之間是層層深入、步步推進的關系,各層前后順序有嚴格要求,不能隨意改動。
這些結構特點不難把握,但在構思時,怎樣選擇論據進行論證決定著結構的形式,它是行文思路的重要體現。因此,下面結合組材以論據為切入點來看看如何安排議論文的結構。
[1]點面結合法
\"點\"是指花費較多的、能有力證明論點的,并且是新鮮生動、比較獨特的某個事例(\"獨家新聞\"最好),這樣的事例能讓人過目不忘。再用一個排比句,一個一個地羅列出與\"點\"內容相映的、同樣有針對性、典型性的一般事例,這叫\"面\",這些事例人皆盡知,所以只需提及。雖然\"面\"可能一般化或陳舊,但這個\"面\"與\"點\"配合起來,能使文章顯得充實飽滿,增加說服力。
下面是一篇論?挫而彌堅\"的觀點的應試作文,作者先舉了愛因斯坦成才的事例做重點論據,然后寫道:
正是這樣挫而彌堅的奮進精神,使愛因斯坦終于成為舉世聞名的大科學家。由此,我還想到達爾文長達8年的環球考察;愛迪生經過幾十萬次試驗,才有了那造福人類的一千多項發明;唐玄奘艱苦卓絕的印度取經之行,還有中國女排的姑娘們用汗水和眼淚換來的勝利。……
這段論據點面結合,\"面\"的事例縱橫交叉,有古有今(縱向),有中有外(橫向)。思路清晰,有說服力。
[2]正反法
用內容相反的兩個論據從正反兩個方面來說明論點。
如1999年廣東一考生《神奇的記憶移植》一文即是從正反兩方面論述的:正面看,人類將變得神通廣大,社會乃至宇宙都將綻開人類文明之花;反面看,記憶功能喪失,知識理解困難。文章的論證一分為二,條理清晰。
[3]變換角度法
從不同角度選擇論據。
2002年有位考生在《人生的選擇》中這樣寫道:
選擇誠實和信譽。不僅是對得起他人,更是對得起自己。假如你選擇了欺騙,總有一天會吞下自己栽下的苦果……
選擇贊美和歌頌。當一位比你出色的學友獲得嘉獎時,你能真心誠意地走過去說一聲發自內心的贊美和祝福嗎?……
選擇隱忍和堅持。人生的許多時候,不成功是因為我們面對困難的放棄和退縮,堅持下去,你會發現你比自己想象的要強!……
文章從不同的角度闡述心靈的選擇。用排比形式展開全文,呈橫式結構,富有說服力。
[4]遞進法
指在內容上一個比一個深入的論據,如從一般事例到特殊事例,由小事例到大事例等,使文章呈\"層遞式\"結構。當然這種方法常常與論證的思路聯系在一起。如有一篇《照鏡子的啟示》,文章先亮出觀點:\"在工作和學習中,我們也應該經常\'照鏡子\'--堅持開展自我批評,力求不斷上進。\"隨后圍繞這一主題,分三層論述:一是說\"照鏡子\"首先要選擇一面合適的鏡子;二是說要懂得照的方法;三是說照了鏡子之后,看到有不干凈之處要及時洗刷掉,做一番細致的整理工作。這樣層層深入,結構非常嚴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