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語言達標技法
高考作文
概念闡釋
語言的好壞可以看出一個人作文功底的深淺。\"同樣的意思,天才說出來和蠢才說出來,韻致就大不相同。\"優秀的高考作文,應是語言的藝術品。\"國標\"在\"基礎等級\"和\"發展等級\"里都對語言提出了要求。其中,通順\"、\"流暢\"是高考作文的基本要求,\"生動形象\"、\"有文采\"才是我們追求的目標。
技法例談
語言的訓練關鍵在平時:一是多讀,讀名篇名著,形成良好的語感;二是多練,多練方能熟能生巧,形成穩定的寫作能力;三是多\"煉\",\"琢句煉字\",通過比較分析,才能日益提高。
要把語言說得\"通順、流暢\",必須使語言做到準確、簡潔、樸實。
(一)準確
就是要求所用的詞語能恰如其分地反映客觀事物、表現客觀事物的特點,表達思想感情。注意兩點:
1用詞要準確。漢語詞匯豐富,有不少同義詞,要注意詞義的細微差別、感情色彩以及語境的要求。在前蘇聯電影《難忘的一九一九》中,寫蘇聯紅軍跟英國干涉者打仗,有人來報告斯大林:\"英國兵艦撤退了!\"斯大林糾正說:\"不,他們逃跑了!\"一詞之改,有力地表現了斯大林對于紅軍勝利的自豪感,揭露了英國干涉者的狼狽相。再如大家熟悉的魯迅小說《孔乙己》中的\"竊書不算偷\",不用\"偷書\"而用\"竊書\",正是孔乙己身份和性格的體現,深刻揭示了人物形象。
2句子不要出現語法毛病和邏輯毛病,如句子成分不完整,搭配不當,前后矛盾,語意銜接不暢等等。這里要指出的是,高考不單獨命題考語法和邏輯,不等于語言運用不要語法與邏輯;恰恰相反,好的語言首先要符合語法規范和邏輯要求。下面是選自2000年高考一位考生作文的片斷(注意加點的句子):
自從第一個森林古猿爬下樹林,邁向林邊的綠地,便逐漸變成了人。從此以后,人類開始了不斷的嘗試與創新。當第一個人吃狼桃的時候,在旁的人卻睜(瞠)目結舌的時候,這是多么一次偉大的創新。跨入2000年,向前看是云蒸霞蔚的浩瀚幻海,往后看是一個世紀之交,一歷歷崢嶸的歲月。……
短短不到200字的文章。四句話,用詞不當,語言不明達五六處之多。這樣的語言讓人費解,不可能得到好分數。
要改掉語病,必須做到三點:一是要放松自己,像平時與朋友談心那樣,\"我手寫我口\",自然而然;二是在說理時,不要一口吃個胖子,對一個問題慢慢講,一層一層地寫下來,不要性急;三是注意不講偏激話,過頭話,用語講求分寸,留有余地(當然不是要你模棱兩可),辯證地看待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