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語言達標技法(7)
每個人都只能且必須生活在社會中,他無時無刻不在同社會上的其他人發生聯系。人們就在這社會上,互相扶持著,互相幫助著,從出生直到死亡,也就是由于得到了別人的扶持與幫助,作為個體的人才能得以生存。這其實是一個非常淺顯的道理,我想每一個青年人也都應懂得它。而問題在于,有些人總是希望自己永遠是那被幫助的人,卻從不想自己也應去幫助別人。但是,有這些想法的人為什么不想一想:如果每個人的想法都和自己一樣,都在期待著毫無付出的索取,那么,有誰還?樂于助人\"地來幫助自己呢?
當然,并不是所有的青年人都是這樣自私的,在我們的身邊,還有著許許多多樂于助人的青年人。某報曾報道:一位叫小新的青少年堅持背送自己的癱瘓同學到1千米外的學校上學,從小學背到現在,一背就是6年。
這位青少年正具有了當代青年人所最欣賞的品質:樂于助人。而如果他也接受了調查的話,他一定不會在第二個問題后面回答\"悄悄走開\"。
\"樂于助人\"與\"悄悄走開\"同時放在我們面前,我們應選擇哪個呢?結果是肯定而堅定的:無論對人還是對己我們都要選擇樂于助人這個中華民族傳統的優秀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