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思路,搜尋和積累論據(jù)材料-高考作文論據(jù)材料處理秘訣(7)
C:快樂幸福是這樣得來的么?
D:阿Q!
請以“快樂幸福與我們的思維方式”為話題,自定立意,自選文體,自擬標題,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所寫內容必須在話題范圍之內。
2004年全國卷(三)作文試題
答:
【答案示例】
1.課內材料舉隅:
古希臘神話中有個終生服苦役的罪犯西西弗斯,他命中注定要永遠推一塊巨石上山,當石塊靠近山頭的時候又滾下來,于是重新再推,如此循環(huán)不息。
談及這個神話故事,19世紀法國文學家加繆認為人就是這個西西弗斯,終生“勞而無功”,飽受苦役的折磨,因而悲嘆人生無望而沒有幸福。
但風燭殘年的歌德卻用另一種調子論及西西弗斯,他認為自己的一生是快樂幸運的。就好像在推一塊石頭上山,石頭不停地滾下來又推上去。
談的都是同一件事,但是悲觀者因勞而無功的結果而痛苦,樂觀者卻因不停往上推石頭的奮斗過程而慶幸,二者的人生觀、幸福觀和思維方式有多么巨大的不同啊!
可見,在有些時候,是否快樂幸福 ,全在于自己的思維方式。
——據(jù)高中第五冊語文課文《人是什么》材料編寫
Ⅱ、課外材料舉隅
A.我的手指還能活動;我的大腦還能思維;我有終生追求的理想;我有愛我和我愛著的親人與朋友;對了,我還有一顆感恩的心……
這段豁達而美妙的文字出自在輪椅上生活了三十余年的高位癱瘓的殘疾人、世界科學巨匠霍金筆下。
一次,在學術報告結束之際,一位年輕記者發(fā)問:“霍金先生,盧伽雷病已將你永遠固定在輪椅上,你不認為命運讓你失去太多了嗎?”
面對這個突兀而尖銳的提問,霍金面帶微笑,用那根還能活動的手指,艱難地敲擊鍵盤,打下了以上的那段文字。
命運對霍金可謂苛刻:他口不能說,腿不能站,身不能動,他失去了許多。可他換個角度思考問題,他感到自己仍然擁有很多,仍然很富有很幸福,因此對生活充滿了感激。
B.清人《行路歌》寫得好:“別人騎馬我騎驢,仔細思量我不如;回頭只一看,又有挑腳夫。”一個小女孩以為自己是世界上最最不幸的人,因為家里窮得連一雙鞋子也穿不起,偶然有一天看見一個沒有腳的人,她才明白自己并非最為不幸。一位母親對自己的女兒這樣評價:“你比別人好,別人比你強”,這就是人生。不要執(zhí)意要與別人去比什么,自己覺得好才是真的好。只要用這種思維法來看生活,你的生活就會很幸福。